蜣螂,中药名。为金龟子科动物屎壳螂Catharsius molossus (Linnaeus)的全虫。分布于全国各地。具有破瘀,定惊,通便,散结,拔毒去腐之功效。常用于癓瘕,惊痫,噎膈反胃,腹胀便秘,痔漏,疔肿,恶疮。
别名蛣蜣、渠(虫却)、天社、转丸、弄丸、推丸、胡蜣螂、推车客、天水牛、推屎虫、黑牛儿、铁甲将军、大乌壳硬虫、夜游将军、屎蜣螂、滚屎虫、车屎客、牛屎虫、推车虫、大将军、触角牛、粪球虫、铁角牛、独角牛
入药部位全虫。
性味味咸,性寒。
归经归肝、胃、大肠经。
功效破瘀,定惊,通便,散结,拔毒去腐。
主治用于癓瘕,惊痫,噎膈反胃,腹胀便秘,痔漏,疔肿,恶疮。
相关配伍1、治小儿惊风,不拘急慢:蜣螂一枚。杵烂,以水一小盏,于百沸汤中烫热,去滓饮之。(《纲目》)
2、治膈气吐食:地牛儿二个,推屎虫一公一母。同入罐中,待虫食尽牛儿,以泥裹煨存性,用去白陈皮二钱,以巴豆同炒过,去豆,将陈皮及虫为末,每用一、二分,吹入咽中,吐痰三四次愈。(《孙天仁集效方》)
3、治大、小便秘,经月欲死者:推车客七个,士狗七个。上新瓦上焙干为末,用虎目树皮(樗白皮)向南者,浓煎汁调,只一服,经验如神。 (《续本事方》推车散)
4、治赤白痢、噤口痢及泄泻:黑牛儿烧研。每服半钱或一钱,烧酒调服。 (《纲目》引李延寿方)
5、治鼻中息肉,不闻香臭:蜣螂十枚,纳青竹筒中,以刀刮去竹青,以油单裹筒,令密,纳厕坑中,四十九日,取出曝干,入麝香少许,同细研为散。涂于息肉上。《圣惠方》
6、治小儿重舌:烧蜣螂末,和唾敷舌上。(《子母秘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g;研末,1-2g。外用:研末撒、调敷或捣烂敷。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及孕妇禁服。
炮制一、采集加工6-8月间晚上利用灯光诱捕,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二、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水洗净,干燥,筛去灰屑。
贮藏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形态特征屎壳螂,全体宽卵圆形,黑色,略有光泽。胸下密被纤长绒毛。雄虫头部前方呈扇面形,表面密被鱼鳞状皱纹,头上有一基部粗大向上收尖的角突。触角4节,前胸背板表面均匀分布细圆疣状刻纹,在中部稍后高高突出成锐形横脊。鞘翅密布细皱纹,各有7条易辨之纵线。足短壮。雌虫头顶无角突,而呈横脊状隆起。
生长环境常栖息于草原和农村中牛、马、驴的粪堆下,掘土穴居。产卵后雌雄共同推曳粪土将卵包裹而成丸。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药材性状虫体呈椭圆形,长3-4cm,宽1.8-3cm,黑褐色,有光泽。雄虫较雌虫稍大,头部前方呈扇面形,易脱落,中央具角突1支,长约6mm。前胸背板呈宽关月形,顶部有横形隆脊,两侧各有角突1枚,后胸约占体长的1/2,为翅覆盖。雌虫头部中央及前胸背板横形隆脊的两侧无角状突。前翅革质,黑褐色,有7条纵向平行的纹理,后翅膜质,黄色或黄棕色。足3对,体质坚硬。有臭气。
药理作用对心血管及平滑肌的影响:对子宫有抑制作用;麻痹作用。
相关论述1.《本经》:“主小儿惊痫瘛疭,腹胀寒热,大人癫疾狂易。”
2.《别录》:“主手足端寒,肢满,奔豚。”
3.《药性论》:“治小儿疳虫蚀。”
4.《本草拾遗》:“治蜂瘘,烧死蜣螂,末和醋敷之。”
5.《日华子》:“能堕胎,治疰忤;和干姜敷恶疮,出箭头。”
6.《本草权度》:“去大肠风热。”
7.《本草求原》:“治小儿积滞,土包烧食。”
8、《别录》:“蜣螂,生长沙池泽。五月五日取,蒸藏之,临用当灸。勿置水中,令人吐。”
9、《本草图经》:“蜣蜋心,主丁疮……其法:一味贴疮,半日许可再易,血尽根出遂愈。蜣蜋心,腹下度取之,其肉稍白是也……盖出葛氏《肘后方》。”
附注蜣螂除上述品种入药外,现各地用药者,尚有金龟子科动物大蜣螂Scarabaeus sacer Linnaeus、粪金龟子科动物紫蜣螂Geotrupes laevistriatus Motsch.以及独角仙科动物独角仙Xylotrupes dichotomus Linnaeus等。
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杨扶德 - 教授 - 甘肃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