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切开复位术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骨折复位二大方法之一。即闭合复位(或称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

概念手术切开骨折部的软组织,暴露骨折段,在直视下将骨折复位。

解读切开复位术,指用手术方法切开,暴露骨折断端,进行复位。

切开复位术,在中国传统医学5世纪的南北朝时期就记载有:“子彦少常坠马折臂,肘上骨起寸余,乃命开肉锯骨,流血数升,言戏自若,时以为逾关羽”(《北史·长孙冀归传·卷十》)。唐·《理伤续断方》对手法复位困难的开放性骨折,主张切开扩创复位:“凡皮破骨出差爻,拔伸不入,撙捺相近,争一二分,用快刀割些捺入骨。”“凡伤损重者,大概要拔伸捺正,或取开捺正。”

但真正广泛应用切开复位术治疗骨折,是19世纪50年代以后外科学取得“麻醉、止血、抗菌”三大突破后,首先是1891年,哈德拉(Hadra)为一颈椎骨折脱位施行切开复位,金属丝内固定手术成功;后1893年,莱恩(W·A·Lane,1865~1943)应用切开复位、接骨钢板等螺丝内固定。但由于金属的反应和伤口的感染而未广泛推广。随着化学、微生物学和冶金学的发展,特别是抗菌学的发展(1908年磺胺药应用,1929年青霉素发明),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治疗骨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被广泛推广。同时,对内固定器材不断革新,1949年,Danis的加压钢板施行轴向加压,试图加速骨折愈合;1956年Bagby对Danis钢板又进行改进,称之为“动力接骨板”。在此基础上,1958年,瑞士以Muller为首的“AO”学派(AssociationofOsteosynthesis)(意为内固定接骨术联盟)成立,设计了金属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用具和内固定器材。目前,此疗法在世界各国普遍应用。“但由于伤肢活动时的传导应力大都不通过固定部位的骨质,缺乏生理性应力刺激,等于剥夺了生物性能,使骨折愈合迟缓,骨折愈合所必须的重模造也不能正常进行。因此往往导致骨质疏松和管状骨的皮质变薄,……将内固定物去除后,很容易发生再骨折,有的高达20%”。切开接骨术,一般同时进行内固定,详见各部位骨折内固定术。

中医应用适应症:

1、开放性骨折或开放性关节创伤者。

2、手法不能复位的骨折,如骨折端有软组织嵌入以及某些关节内骨折。

3、手法复位外固定不能维持其对位而有严重移位者。

4、合并神经血管损伤需要手术探查者。

5、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严重影响功能者。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朱建平 - 中医医史文献学专家,博士生导师 -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