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气血痰食辨证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气血痰食辨证是内伤杂病辨证方法之一。根据气、血、痰(饮)、食的病证特征,分别进行辨证。气的病证多指机能活动的紊乱、不足或障碍,如气虚、气滞、气逆、气厥等;血的病证,多指血的生成不足或运行失常,如血虚、血瘀、出血和血厥等;痰可分痰证和饮证,其证繁多;食的病证主要指饮食失调所致的急性和慢性消化紊乱与营养代谢障碍,如宿食、食积和食厥等。

解读气血痰食辨证是根据气血逆乱、痰食内停所表现的症状,辨明病变的一种方法。小儿气血痰食为病,气逆则咳,血溢则衄,痰盛则喘,食壅则满。

中医应用气病证候:气充则强,少则衰,顺则平,逆则病。小儿气病复杂,应辨明气虚、气滞和气逆。气虚者面色㿠白,言语轻微,四肢无力,目无精彩,呼吸少气,动作喘乏。肺气虚则咳嗽气短,头晕自汗,舌苔白嫩或质红而润。脾气虚则痞满多痰,饮食难以作酸,大便泄泻。气滞者有肺气郁闭和肝气郁结两证,肺气郁闭则肺胀喘满,胸膈痞闷,甚则心中痹塞,二便不通。肝气郁结则胸胁满痞,痛引少腹,脉沉而弦。气逆者则咳喘、呕吐、呃逆等。

血病证候:血注于脉,充则实,少则涩,生旺则诸经长养,衰竭则百脉空虚,血盛则形盛,血衰则形衰,血难盛而易亏,既不容亏乏,也不容凝滞,更不容妄行外溢。故血之病变,应辨明血虚、血瘀、血溢。血虚者,面唇淡白,头晕目眩,五心烦热作渴,神智不宁,健忘怔忡,失眠,肠燥便艰,口干舌萎,或口舌生疮,舌苔嫩红而干,或绛底浮白,或舌绛而燥。血瘀者则腹内有块,痛而拒按,或舌紫黑,夹有血瘀斑点,甚则胀满瘀痛,昏晕如狂,大便少而黑。血溢者妄形于上则吐血、咳血、衄血,流渗于下则便血,溺血。发越于外,则为斑疹。

痰病证候:痰之为病,浸润脏腑,流窜经络。痰在肺则气不降,每多咳嗽。痰在胃则清阳不升,呕恶头晕。痰注经络则麻痹或痰核。痰阻胸宇则痴痫。痰在背则冷,在胁则胀。往往因风寒之邪引发,也易与火气结合为患,形成顽痰怪证,其变不可胜穷。正如王隐君云:“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为喘为嗽,为呕为泻,为眩晕,或身中结核,或臂肿,肢硬麻木瘫痪,或小儿惊风、抽搐、或癫痫……。”可见痰病极其广泛复杂。但痰和饮(清稀者为饮,粘稠者为痰)均是病理过程中的产物,为病之标,而非病之本,辨证时必须探本求原。由于湿困脾阳,运化失职而生的为“湿痰”;由于肺阴不足,津液被灼而生的为“燥痰”;因热成痰者为“热痰”;因寒而成痰者为“寒痰”,甚者为饮;因风而成痰者为“风痰”;因食滞不化而成痰者为“食痰”;因气郁不畅而成痰者,则为“郁痰”共七种,临床时应加辨明。风痰之证,则头风眩晕,抽搦瞤动,眼牵嘴歪,手摇足战,或癫痫发狂。寒痰之证,多脉沉身寒,手足不温,舌淡苔白,痰质清稀,或带咸味。湿痰之证,则脉缓面黄,肢体困倦,纳谷不香,痰虽厚易咯出。燥痰之证,则咳嗽喘促,痰不易咯出,伴鼻干咽燥。热痰之证,则面赤烦热,脉象滑数,苔黄口干,痰厚稠粘成块,甚则惊痫癫狂。食痰之证,则痰壅懒食,咳嗽喘满。郁痰之证,则胸膈满闷,嗳气不舒,腹胀且痛,咯痰不爽,脉象弦滑。至于饮邪,多由中焦阳虚,脾失健运,气不化水,聚湿而成。水饮停于胸胁,则胸胁支满;上凌心肺,则心悸,短气而咳;饮阻于中,清阳不升,则头目眩晕,脉象弦滑或沉紧。

食滞证候: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需大量的水谷精微供养,但又“脾常不足”,运化力差,若纵情口腹,超过胃纳的正常容量,则好食生冷不易消化食物,影响胃肠运化,即可发生伤食,出现湿热积滞,或寒积伤中。伤食后既易外感,又易伤脾,出现停食着凉,或脾虚食滞,临床须详细辨证,恰当治疗。湿热积滞则身热气粗,胸膈满闷,腹胀口干,夜卧不安,小便黄浑,大便垢秽。寒积伤中则胸腹疼痛,呕吐泄泻,不思饮食,苔白脉沉。停食着凉,则脘满嗳饱,宿食不消,兼见鼻塞流涕,脉浮苔腻。脾虚食滞,则面黄气弱,饮食不甘,大便溏泄,脉象濡数。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雪亮 -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