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虚拟群体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概述

所谓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简言之就是指以虚拟网络为媒介,依托校园BBS、Blog、同学录、QQ群、专题网页、E-mail或聊天室等所形成的兴趣相同、思想相近的新型大学生组织。它包括两个层而:一是现实群体的网络化,即班级、支部、小组等现实群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二是基于网络而诞生的群体,即以网结缘和因网结缘的群体,即游戏族、QQ族、网络社团等。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经过了初步萌芽、逐步完善阶段,直至今天得以发展壮大。1

发展初步萌芽阶段:1994年一1998年。1994年10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建设全面启动,促进了高校校园网的建设与应用的逐步展开。一些高校的大学生自发行动起来,在学生会、学生科协等组织下建设了一批以宿舍楼为单位的局域网。1995年8月的水木清华BBS是我国大陆第一个BBS站点。在这一时期,一方而网络信息主要以外来为主,对大学生网络行为仅处于“防、堵、管”模式,另一方面,大学生在网络使用上又表现出一种超前性,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1995年4月,大学生利用互联网为一位患重金属铂中毒的同学向世界各地发出求援信,在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影响。虽然在这一阶段网络对大学生影响、大学生对网络的应用远远超过了人们预期的想象,但网络只是个体之间的纽带并无群体可言。

逐步完善阶段:1999年一2002年。在这一时期,高校信息网络硬件建设不断完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高速主干网建设在这一时期顺利完成,以校园BBS、学生网站为主要形式的校园网络媒介分展较快。各类红色网站应运而生。例如,1999年4月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在一台宿舍楼联网计算机上推出了班级共产主义理论学习主页,形成网络虚拟群体理论学习组。与此同时,其他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进行导向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也像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例如重庆邮电大学的“红岩网校”、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邓小平理论学习网”、清华大学的“红色网校”、上海交大的“焦点网”、西南大学的“青春绍云”等最具代表性,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初步形成。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阶段得到了中央的重视,200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2002年,教育部还召开了网络信息技术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和热点之一。

发展壮大阶段:2003年至今。在这一阶段,高校都形成了完善的校园网络信息服务体系,网络己经成为管理、教学、科研、宣传、服务的重要手段。此外,计算机在大学生中广泛普及,互联网络普遍进入学生宿舍,大学生在宿舍通过网络就可以了解世界,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沟通。2003年的“木子美”事件,随后的“芙蓉姐姐、菊花姐姐现象”使我们更加关注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教育与成长。2004年,台湾某女歌星在杭州参加某饮料的宣传活动,由于部分网民,特别是大学生网民自发组织起一场抵制活动,最终使该艺员在杭州的活动临时取消。2005年,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网络群体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长沙同时向日本在当地的使馆、领事馆、签证处举行示威活动,抗议日本政府企图接管中国领土钓鱼岛上的灯塔,重庆、四川绵阳等地网友组织开展反对日本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签名活动。而在这些事件中起关键作用的皆是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这些新动向标志着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日渐成熟并发展壮大,也表明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己经成为影响高校乃至社会的一种重要群体。1

特点虚拟与现实的交互性网络是虚拟的,大学生网络群体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大学生只要随便在论坛、BBS等网络社区填写一些虚拟的基本信息,就可以获得虚拟的身份,“合法”地依托网络展开活动,成员的沟通和交流使用网络语言,联系的方式以电子邮件或网上聊天为主,而且对象之间都是“人一机一人”间的对话,具有极强的虚拟性群体成员的活动又是现实心理活动的客观反映,因而虚拟群体成员又具有现实人的种种特征,有情绪、心理、价值观等的表达,同时,这种虚拟的现实又是由计算机、远程传输技术等构成的网络空间实现的,也表现了一定的现实性。当虚拟群体成员在网上时,参加虚拟群体的活动,下网后他们可能又是现实群体的成员;有些网络群体成员除了在网上参加各种活动以外,有时还会开展网友聚会等活动,也表现了虚拟群体的现实性

相似与相异的互动性现实条件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一般由年龄相仿、兴趣、态度相似或社会地位差不多的同学组成,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也表现出兴趣相投、态度相似,对某个话题、观点表现出一定关心、兴趣等虚拟群体成员依托网络进行的是信息和情感“面对面”的间接交流,依靠成员间的虚拟心理和情感得以维系,一般不直接接触,因而,在虚拟群体社区内,成员可能不是完全基于同校、同专业等外在身份,而是因为一些彼此共同关心的领域或话题联系在了一起,有可能是同校的同学、教师,也有可能是外校或社会上的其他成员,这样就有可能在年龄、身份、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时间与空间的跨跃性现实条件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虽然生活在同一校园里,享受着共同的信息、文化资源,但成员间的沟通和交流很大程度上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的成员,只要拥有电脑、网络等通信设备,即使是跨地区、跨领域,其沟通和交流也不受限制,成员间打破了国家和地域界限,事件的发生、发展、传播呈现出即时效应,即使是遥远的地方发生的事情,通过网络也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甚至较之眼前的事件更具亲切感借助快速的信息传递技术,群体成员可以自由、迅速地了解世界每个角落发生的事件,甚至能对活动进行组织和遥控

他律与自律的共生性虽然网络的匿名性容易导致群体活动的随意性,群体交往方式受到的法律和道德的约束相对较少,然而网络也不是虚拟群体肆意活动的天堂,群体的活动也时刻被公共社区内众多“潜水者”等监视,处于公共规则的监督之下为了保持网络虚拟群体生存与发展的权利,群体在与外部的互动中,也会倡导每个人遵照一定规则和道德法则。群体内的每一个成员也会被群体规则要求“自律”,以保持群体对外形象的整体一致,否则将受到群体压力和群体制裁网络虚拟群体内,对不同内容和观点的批判或吸收,只能通过他们之间的“谈论”表现出来观点的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也依靠他们自身的道德觉悟和知识水平。

松散与紧密的统一性网络虚拟群体是“数字化”人组成的,是陌生人之间的交往,不存在约束和强制性的因素,成员加入各种网络虚拟群体的成本也比较低,加入和退出群体不受条件制约和地域限制,组织缺乏约束力,群体成员的组成也不固定,一个人可以同时加入多个网络群体,具有明显的松散性虚拟群体的成员又是围绕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相聚在一起的,内容包罗万象,话题的多样性决定了虚拟群体的多样性,每个人都可以从网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群体,结交对自己有益的朋友,与有共同语言的群体保持紧密联系,又表现了一定的紧密性

平等与多元的交织性网络虚拟群体间的互动关系基本上不受地位、角色等社会性特征、规范和角色期待的制约,虚拟社区中互动的双方也不再有“身份感”,虚拟群体内人员的关系可以简单地归纳为“情感人一情感人”的关系网络虚拟群体大学生的价值观是以张扬和追求个性,蔑视权威为目标的,所以现实社会的权力尊重与公共信任、社会信任等,在网络社会居于次要地位在网络提供的自由、平等的世界,无论现实中的身份怎样,进入了网络就同其他人一样无任何特权,都是平等的由于网络的隐匿功能,大学生在网上可以抛开现实社会的所有顾忌,任何个体都可能会把他在现实社会中的价值观、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带到网络中,从而使虚拟群体的文化、价值观又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状态

群体权威的不确定性虚拟群体生存、成长的网络平台,群体面向全体互联网用户开放,只要你对某个社区、论坛感兴趣,觉得这个群体的与众不同出的主题等符合兴趣,就可以填写符合条件的材料要求注册,虽然有些网络群体采用技术手段对成员身份进行限制,或用学号进行筛选,但由于网络群体可自由、虚拟地注册,群体的人数可以不受任何条件的制约和地域的限制,只要愿意,可以随时参加或退出,由此就形成了网络社团会员的不确定性在传统的实体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中,都有号召力和权威性强的核心人物,在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里,核心人物有时是自愿的,常常处于动态变化中,同样具有不确定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