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虫斑鸠菊,中药名。为菊科植物驱虫斑鸠菊Vernonia anthelmintica (L. ) willd的果实。分布于新疆,云南等地。具有祛风活血,杀虫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白癜风,蛔虫,蛲虫,疮疖肿痛。
入药部位果实。
性味味苦,性凉。
功效祛风活血,杀虫解毒。
主治用于白癜风,蛔虫,蛲虫,疮疖肿痛。
相关配伍1、治白癜风:驱虫斑鸠菊220g,除虫菊42g,白鲜皮44g,姜黄44g。共研细粉,加蜂蜜适量制丸,丸重3g。每服一丸,每日2-3次。并辅以日光浴或紫外线照射。(《中国民族药志》复方艾特力拉力丸)
2、治蛔虫、蛲虫:驱虫斑鸠菊研末。温开水冲服,每次2g,每日2两次。
3、治疮疖肿痛:驱虫斑鸠菊细粉,温开水调敷患处。(2-3方出自《中国民族药志》)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2-4g。外用:适量,研细粉调敷。
使用注意对肾、肺及热性气质者有害,若用需配野薄荷。
采集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形态特征驱虫斑鸠菊,又名印度山茴香。一年生高大草本。茎直立,粗壮,高达60cm,上部多具分枝,具明显的沟槽,被腺状柔毛。叶互生;叶基部渐狭成1cm的叶柄;叶片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15cm,宽1.5-4.5cm,顶端尖或渐尖,边缘具粗或锐锯齿,侧脉8对或更多,网状,两面被短柔毛,在下面脉上毛较密,具腺点;叶膜质。头状花序较多数,较大,直径15-20mm,在茎和枝端排列成疏伞房状;花序梗长5-15mm,先端较增粗,被短柔毛及腺点;总苞半球形,总苞片约3层,近的等长,外层线形,稍展开,长10-12mm,绿色,叶质,中层展长圆状线形,先端尖,上面常缩狭,绿色,叶质,内层长圆形,从基部向先端渐膜质,先端尖;总苞片在结果后全部反折,花托平或稍凹,有蜂窝状突起;小花40-50个,淡紫色,全部结实,花冠管状,长9-10mm,管部细长,长6-7mm,檐部狭钟状,有5个披针形裂片。瘦果近圆柱形,黑色,长约4mm,具10条纵肋,被微毛;冠毛2层,淡红色,外层极短,近膜状,宿存,内层糙毛状,短于瘦果的2倍,易脱落。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生于宅旁荒地或路旁,有引种栽培。分布于新疆,云南等地。
药材性状以瘦果入药,本品呈倒圆锥形,长约5mm,顶部平截,下端稍细,具10条纵向凸起棱柱,表面呈墨绿色或棕绿色,以放大镜观察可见棱柱处有非腺毛,其肋间凹隐处有腺毛。
药理作用全草可用以驱蛔虫,并有消炎作用。
相关论述1、《药物之园》载:“驱虫斑鸠菊,是驱虫斑鸠菊的种子;原植物高约4尺,叶稍长,边有齿,花与菊苣花相似,蓝紫色,种子也与菊苣子相似,有壳,黑色,味辛烈。”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驱虫斑鸠菊一致。”
2、《中国民族药志》:“苦,凉。”
3、《中国民族药志》:“清热消炎,活血化瘀,杀虫去斑。用于白癜风,蛔虫,蛲虫,疮疖肿痛。”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胡本祥 - 教授,研究生导师 - 陕西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