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草,中药名。为菊科植物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的全草。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及云南等地。具有散瘀消肿,解毒,止血之功效。常用于跌打肿痛,疮疡肿毒,稻田性皮炎,外伤出血,旱蚂蝗咬后流血不止。
入药部位全草。
性味味辛,性温,小毒。
归经归心、肺经。
功效散瘀消肿,解毒,止血。
主治跌打肿痛,疮疡肿毒,稻田性皮炎,外伤出血,旱蚂蝗咬后流血不止。
相关配伍1、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用鲜飞机草全草捣烂外敷。(《广西本草选编》)
2、治疖疮红肿:飞机草鲜叶适量。捣烂敷患处。(《云南中草药》)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揉碎涂擦。
使用注意不宜内服。叶有毒,误食嫩叶会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用叶擦皮肤可导致红肿、起泡。
《广西本草选编》:“叶有毒,误食引起头晕、呕吐。”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般不作内服。”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横走。茎直立,高1-3米,苍白色,有细条纹;分枝粗壮,常对生,水平射出,与主茎成直角,少有分披互生而与主茎成锐角的;全部茎枝被稠密黄色茸毛或短柔毛。叶对生,卵形、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4-10厘米,宽1.5-5厘米,质地稍厚,有叶柄,柄长1-2厘米,上面绿色,下面色淡,两面粗涩,被长柔毛及红棕色腺点,下面及沿脉的毛和腺点稠密,基部平截或浅心形或宽楔形,顶端急尖,基出三脉,侧面纤细,在叶下面稍突起,边缘有稀疏的粗大而不规则的圆锯齿或全缘或仅一侧有锯齿或每侧各有一个粗大的圆齿或三浅裂状,花序下部的叶小,常全缘。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在茎顶或枝端排成伞房状或复伞房状花序,花序径常3-6厘米,少有13厘米的。花序梗粗壮,密被稠密的短柔毛。总苞圆柱形,长1厘米,宽4-5毫米,约含20个小花;总苞片3-4层,覆瓦状排列,外层苞片卵形,长2毫米,外面被短柔毛,顶端钝,向内渐长,中层及内层苞片长圆形,长7-8毫米,顶端渐尖;全部苞片有三条宽中脉,麦杆黄色,无腺点。花白色或粉红色,花冠长5毫米。瘦果黑褐色,长4毫米,5棱,无腺点,沿棱有稀疏的白色贴紧的顺向短柔毛。花果期4-12月。
生长环境生于热带、亚热带的山坡、路旁。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及云南等地。
药理作用1、对平滑肌作用:对离体豚鼠回肠有兴奋作用,对离体兔十二指肠有抑制作用。
2、对荔枝蒂蛀虫产卵驱避作用。
3、抑菌作用。
相关论述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杀虫,止血。”
2、《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消毒。外治小伤口出血,山蚂蝗咬伤流血不止,无名肿毒及杀灭钩端螺旋体。”
3、《广西本草选编》:“止痒。”
4、《云南中草药》:“截疟杀虫,止血消炎。”
5、《全国中草药汇编》:“散瘀消肿。主治跌打肿痛,疮疡肿毒。”
123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蒋林 - 教授 - 广西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