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山蜡梅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山蜡梅,中药名。为蜡梅科蜡梅属植物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 Oliv.的叶。植物山蜡梅,分布于我国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解表,芳香化湿之功效。主治流感,中暑,慢性支气管炎,湿困胸闷,蚊蚁叮咬。

别名亮叶腊梅、毛山茶、岩马桑、香风茶、山蜡梅、臭腊梅、铁筷子、小坝王、秋蜡梅、野蜡梅、雪里花、鸡卵果(《全国中草药汇编》)

入药部位叶。

性味味辛、微苦,性温。

归经入肺、脾经。

功效祛风解表,芳香化湿。

主治流感,中暑,慢性支气管炎,湿困胸闷,蚊蚁叮咬。

相关配伍1、治风寒感冒,香风茶6g,生姜3-5片。煎水,服时加红糖适量。(《安徽中草药》)

2、治胸闷、倦怠、懒食,香风茶、桔梗各4.5g,陈皮6g,苍术9g。煎服。(《安徽中草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8g,含有挥发油,不宜久煎;或开水冲泡代茶。

外用:适量,鲜品揉擦。

药理作用1、镇咳作用。

2、降压作用。

使用注意用量过大,偶有恶心、上腹不适等不良反应,但停药后即可消失。

现代应用治疗感冒。

炮制采集加工全年均可采,以夏、秋季采收为佳,鲜用或晒干。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梗,洗净,稍润,切丝,干燥。

贮藏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鉴别药材性状叶椭圆形或狭椭圆形,长5-15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表面灰绿色或棕绿色,下表面色较浅,两面均较糙,具密布的透明腺点,主脉浅褐色,于下表面明显突出;叶柄长0.5-1厘米。薄革质,气清香,味微苦而辛凉。以完整、香气浓者为佳。

饮片性状为丝片状,两面无毛,深绿色,光亮,革质。气清香,味辛,微苦涩。

形态特征山蜡梅,别名亮叶蜡梅《经济植物手册》,野蜡梅《云南中药资源名录》。常绿灌木,高达3米。幼枝方形,老枝近圆柱形。单叶对生,近革质;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13厘米,宽1.5-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亮绿色,下面灰白色,无毛,叶脉在上面凸起。小花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芳香,直径约1厘米;花被片多数,白色或黄白色,外轮花被片长圆形,长达1.5厘米,宽约3毫米,中轮花被片窄椭圆,内轮花被片卵形;雄蕊5-7,长约3毫米,花药比花丝长,退化雄蕊于雄蕊基部内侧对生;离生心皮多数,子房卵形,花柱纤细。假果椭圆形,长2-4厘米,褐色,被糙硬毛,内含瘦果数个。种子1颗。花期10月至次年1月,果期4-7月。

生长环境生于山地疏林下或林缘阳处。

相关论述1、《安徽中草药》:“疏散风寒,芳香化湿,辟秽醒脾。”

2、《全国中草药汇编》:“解表祛风,清热解毒。预防感冒,主治流行性感冒,中暑。慢性支气管炎,胸闷。外用治蚊蚁叮咬等。”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冯怡 -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上海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