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月桂子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月桂子,中药名。为樟科植物月桂Laurus nobilis L.的果实。原产于地中海一带。我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四川、云南等地有引种栽培。具有祛风湿,解毒,杀虫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河豚中毒,疥癣,耳后疮。

入药部位果实。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肺经。

功效祛风湿,解毒,杀虫。

主治用于风湿痹痛,河豚中毒,疥癣,耳后疮。

相关配伍治小儿耳后月蚀疮:研碎敷。(《本草纲目一本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采集加工9月果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形态特征常绿小乔木或灌木状,高可达12米,树皮黑褐色。小枝圆柱形,具纵向细条纹,幼嫩部分略被微柔毛或近无毛。叶互生,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5-12厘米,宽1.8-3.2厘米,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细波状,革质,上面暗绿色,下面稍淡,两面无毛,羽状脉,中脉及侧脉两面凸起,侧脉每边10-12条,末端近叶缘处弧形连结,细脉网结,两面多少明显,呈蜂窠状;叶柄长0.7-1厘米,鲜时紫红色,略被微柔毛或近无毛,腹面具槽。花为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1-3个成簇状或短总状排列,开花前由4枚交互对生的总苞片所包裹,呈球形;总苞片近圆形,外面无毛,内面被绢毛,总梗长达7毫米,略被微柔毛或近无毛。雄花:每一伞形花序有花5朵;花小,黄绿色,花梗长约2毫米,被疏柔毛,花被筒短,外面密被疏柔毛,花被裂片4,宽倒卵圆形或近圆形,两面被贴生柔毛;能育雄蕊通常12,排成三轮,第一轮花丝无腺体,第二、三轮花丝中部有一对无柄的肾形腺体,花药椭圆形,2室,室内向;子房不育。雌花:通常有退化雄蕊4,与花被片互生,花丝顶端有成对无柄的腺体,其间延伸有一披针形舌状体;子房1室,花柱短,柱头稍增大,钝三棱形。果卵珠形,熟时暗紫色。花期3-5月,果期6-9月。

生长环境原产于地中海一带。我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四川、云南等地有引种栽培。

药材性状果实卵圆形或椭圆状球形,长达1.5cm,顶端略尖,有花柱残基。表面棕色或黑棕色,平滑而带光泽,具粗皱纹。果皮薄而脆,内有种子1粒。种皮紧贴于果皮的内壁,胚通常类棕黄色,有淡棕色子叶2枚。子叶气芳香,味苦;果皮香气略逊,但味较苦。

药理作用挥发油有抗真菌作用。

相关论述1、《本草拾遗》:“小儿耳后月蚀疮,研碎敷之。”

2、《国药的药理学》:“煎汁,可为误食河豚鱼的解毒药。”

12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董丽莎 - 教授 - 贵阳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