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中药名。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的花。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东至台湾,西到四川、云南。具有和血,调经,止咳,祛风湿,解疮毒之功效。常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不调,咳嗽,风湿痹痛,痈疖疮毒。
别名红踯躅、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红、杜鹃、艳山红、山归来、艳山花、满山红、清明花、红柴爿花、灯盏红花、山茶花、虫鸟花、报春花、迎山红、红花杜鹃、春明花、长春花、应春花
入药部位花。
性味味甘、酸,性平。
功效和血,调经,止咳,祛风湿,解疮毒。
主治吐血,衄血,崩漏,月经不调,咳嗽,风湿痹痛,痈疖疮毒。
相关配伍1、治流鼻血:映山红花(生的)15-30g。煎水服。(《贵州草药》)
2、治疔痈疖毒:杜鹃花5-7个,或嫩叶适量,嚼烂敷患处。禁忌鱼腥。(江西《草药手册》)
3、治白带过多:映山红花15g,猪蹄1对。水炖,食肉喝汤。(《安徽中草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采集加工4-5月花盛开时采收,烘干。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2(-5)米;分枝多而纤细,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叶革质,常集生枝端,卵形、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或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长1.5-5厘米,宽0.5-3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微反卷,具细齿,上面深绿色,疏被糙伏毛,下面淡白色,密被褐色糙伏毛,中脉在上面凹陷,下面凸出;叶柄长2-6毫米,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花芽卵球形,鳞片外面中部以上被糙伏毛,边缘具睫毛。花2-3(-6)朵簇生枝顶;花梗长8毫米,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萼5深裂,裂片三角状长卵形,长5毫米,被糙伏毛,边缘具睫毛;花冠阔漏斗形,玫瑰色、鲜红色或暗红色,长3.5-4厘米,宽1.5-2厘米,裂片5,倒卵形,长2.5-3厘米,上部裂片具深红色斑点;雄蕊10,长约与花冠相等,花丝线状,中部以下被微柔毛;子房卵球形,10室,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柱伸出花冠外,无毛。蒴果卵球形,长达1厘米,密被糙伏毛;花萼宿存。花期4-5月,果期6-8月。
生长环境生于丘陵山地或平地,疏灌丛中。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东至台湾,西到四川、云南。
药理作用1、止咳祛痰作用。
2、抗白内障作用。
相关论述1、《涌幢小品》:“杜鹃花以二三月杜鹃鸣时开,有二种:其一先敷叶后著花者,色丹如血;其一先著花后敷叶者,色差淡。人多结缚为盘盂翔凤之状。”
2、《草花谱》:“杜鹃花出蜀中者佳,谓之川鹃,花内十数层,色红甚;出四明者花可二三层,色淡。”
3、《云南志》:“杜鹃有五色双瓣者,永昌蒙化多至二十余种。”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褚克丹 - 教授、主任中药师、博士和硕士生导师 - 福建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