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野苜蓿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野苜蓿,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黄花苜蓿Medicagofalcata L.的全草。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藏等地。具有健脾补虚,利尿退黄,舒筋活络之功效。用于脾虚腹胀,消化不良,浮肿,黄疸,风湿痹痛。

入药部位全草。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归脾、胃、膀胱经。

功效健脾补虚,利尿退黄,舒筋活络。

主治用于脾虚腹胀,消化不良,浮肿,黄疸,风湿痹痛。

相关配伍1、治消化不良,胸腹胀满:黄花苜蓿3-4.5g,为末冲服,每日2次。(《内蒙古中草药》)

2、治黄疸型肝炎:野苜蓿、茵陈各15g。水煎服。

3、治坐骨神经痛,风湿筋骨痛,劳伤疼痛:野苜蓿15g。水煎服。

4、治白血病:野苜蓿15g。水煎服。(2-4方出自《宁夏中草药手册》)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研末,3-4.5g。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收全草,晒干备用。

形态特性黄花苜蓿又名:连花生。多年生草本,高(20)40-100(-120)厘米。主根粗壮,木质,须根发达。茎平卧或上升,圆柱形,多分枝。羽状三出复叶;托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基部戟形,全缘或稍具锯齿,脉纹明显;叶柄细,比小叶短;小叶倒卵形至线状倒披针形,长(5)8-15(-20)毫米,宽(1)2-5(-10)毫米,先端近圆形,具刺尖,基部楔形,边缘上部四分之一具锐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被贴伏毛,侧脉12-15对,与中脉成锐角平行达叶边,不分叉;顶生小叶稍大。花序短总状,长1-2(-4)厘米,具花6-20(-25)朵,稠密,花期几不伸长;总花梗腋生,挺直,与叶等长或稍长;苞片针刺状,长约1毫米;花长6-9(-11)毫米;花梗长2-3毫米,被毛;萼钟形,被贴伏毛,萼齿线状锥形,比萼筒长;花冠黄色,旗瓣长倒卵形,翼瓣和龙骨瓣等长,均比旗瓣短;子房线形,被柔毛,花柱短,略弯,胚珠2-5粒。荚果镰形,长(8)10-15毫米,宽2.5-3.5(-4)毫米,脉纹细,斜向,被贴伏毛;有种子2-4粒。种子卵状椭圆形,长2毫米,宽1.5毫米,黄褐色,胚根处凸起。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长环境生于海拔3000-4100m的山坡林下、草原、丘陵、沟谷及低湿处。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藏等地。

相关论述《宁夏中草药手册》:“舒筋活络,利尿。主治坐骨神经痛,风湿筋骨痛,劳伤疼痛,黄疸型肝炎,白血病。”

12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崔亚君 - 副教授,中药学硕士,硕士生导师 - 上海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