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棉,中药名。为夹竹桃科植物羊角棉Alstonia mairei Levl.的叶。分布于云南、贵州和四川。具有解毒,止血之功效。外用常用于刀伤出血和疮毒。
入药部位叶。
性味味辛,性温。有大毒。
归经归肝经。
功效解毒,止血。
主治外用适用于刀伤出血和疮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使用注意本品有大毒,不可内服。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采,切丝晒干或鲜用。
形态特征直立灌木,高达2米,具乳汁;枝条无毛,具灰白色的皮孔。叶薄纸质,3-5片轮生,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顶端渐尖或尾尖,基部窄楔形,长4-13.5厘米,宽0.8-2.5厘米,两面无毛;侧脉每边27-66条,脉距约1.5毫米,与中脉成45°-55°伸出;叶柄长0.8-1.5厘米。花白色,多朵组成顶生或近顶生的总状式聚伞花序;总花梗长1.5-3.5厘米;花梗长3-12毫米,无毛;萼片三角形,长1-2毫米,两面无毛;花冠高脚碟状,花冠筒细长,长1-2厘米,近喉部膨大,下部柔弱,外面无毛,内面在膨大处被短柔毛,裂片长圆形,长6-10毫米;花药长圆形,长约2.5毫米,花丝极短,着生在花冠筒膨大处;子房长约1.5毫米,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无毛,每心皮有胚珠多颗,花柱长6.5毫米,柱头棒状,顶端2裂;花盘由2枚舌状鳞片组成与心皮互生,高达子房一半。蓇葖双生,线形,长5-10厘米,直径0.3-0.5厘米,外果皮绿色;种子长圆形,长约7毫米,扁平,稍向腹部弯曲,两端被黄白色缘毛。花期5-10月,果期冬季至翌年春季。
生长环境生于海拔700-1500米的山地疏林下岩石上。为我国特有种,分布于云南、贵州和四川。
性状鉴别叶片枯绿色,略卷缩,展平后呈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4-13.5cm,宽0.8-2.5cm,先端渐尖,基部窄楔形,两面无毛,侧脉27-66对;叶柄长0.8-1.5cm。薄纸质。气微,有大毒。
药理作用1、降压作用。
2、扩张血管。
3、降血糖和抗菌消炎作用。
相关论述《贵州民间药物》:“性温,味辛,有大毒。”“治刀伤出血,疮毒。”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褚克丹 - 教授、主任中药师、博士和硕士生导师 - 福建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