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兰,中药名。为兰科植物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 (D. Don) Makino的假鳞茎。分布于陕西及西南、东南诸地。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之功效。常用于痈肿疔毒,瘰疬痰核,淋巴结结核,蛇虫咬伤。
入药部位假鳞茎。
性味味甘、微辛,性凉。有小毒。
归经归肝、脾经。
功效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主治痈肿疔毒,瘰疬痰核,淋巴结结核,蛇虫咬伤。
相关配伍治痈肿疮瘘、瘰疬结核:杜鹃兰适量,醋磨外敷。(《本草拾遗》)
用法用量3-9g。外用适量。
采集加工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形态特征假鳞茎卵球形或近球形,长1.5-3厘米,直径1-3厘米,密接,有关节,外被撕裂成纤维状的残存鞘。叶通常1枚,生于假鳞茎顶端,狭椭圆形、近椭圆形或倒披针状狭椭圆形,长18-34厘米,宽5-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收狭,近楔形;叶柄长7-17厘米,下半部常为残存的鞘所包蔽。花葶从假鳞茎上部节上发出,近直立,长27-70厘米;总状花序长(5-)10-25厘米,具5-22朵花;花苞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 5-12毫米;花梗和子房(3-) 5-9毫米;花常偏花序一侧,多少下垂,不完全开放,有香气,狭钟形,淡紫褐色;萼片倒披针形,从中部向基部骤然收狭而成近狭线形,全长2-3厘米,上部宽3.5-5毫米,先端急尖或渐尖;侧萼片略斜歪;花瓣倒披针形或狭披针形,向基部收狭成狭线形,长1.8-2.6厘米,上部宽3-3.5毫米,先端渐尖;唇瓣与花瓣近等长,线形,上部1/4处3裂;侧裂片近线形,长4-5毫米,宽约1毫米;中裂片卵形至狭长圆形,长6-8毫米,宽3-5毫米,基部在两枚侧裂片之间具1枚肉质突起;肉质突起大小变化甚大,上面有时有疣状小突起;蕊柱细长,长1.8-2.5厘米,顶端略扩大,腹面有时有很狭的翅。蒴果近椭圆形,下垂,长2.5-3厘米,宽1-1.3厘米。花期5-6月,果期9-12月。
生长环境生于林下湿处。分布于陕西及西南、东南诸地。
性状鉴别为圆球形或不规则扁球形,长1.8-3cm,膨大处直径1-2cm。外表棕褐色、黄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细小皱褶,顶端渐突起,有一圆叶柄痕,侧面有花葶痕,基部脐状,凹陷处有须根,腰部有2-3条微凸起的环节(俗称“腰带”),节上有鳞片叶干枯腐烂后留下的丝状维管束,或已将须根及外皮均除去。质坚硬,难折断,断面黄白色或乌黑色,略呈粉质(加工品表面及断面均呈黄白色,角质)。气微,味淡,带黏性。
药理作用1、抗癌作用。
2、抑菌作用。
3、对造血系统的影响:增强造血功能。
4、降糖作用。
5、降压作用。
6、其他作用:抑制细胞分裂,抗辐射、镇痉作用。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褚克丹 - 教授、主任中药师、博士和硕士生导师 - 福建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