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盾状,向前突出,吻棱角状;颊部内斜,头顶凹陷。上眼睑具明显的帘状肤褶。鼓膜清晰,颞褶细。舌后无缺刻,犁骨齿为两团。无掌突。雄蟾第一、二指具黑色细婚刺,具内声囊。雄蟾体长42—45mm,雌蟾45mm左右。栖于海拔600—700m亚热带季雨林的山溪中。蝌蚪唇呈漏斗状,无唇齿和角质颌。该种数量极少,为我国特产。目前仅见于云南。1
形态特征雄蟾体长42~44 mm,雌蟾体长45 mm左右。头宽略大于头长,头顶部显著下凹; 吻部呈盾形,明显突出于下唇,吻棱甚显,颊部垂直,上眼睑外缘有帘状肤褶,并有一个小的锥状突; 鼓膜卵圆形,有耳柱骨; 上颌有齿,犁骨齿呈两小团。皮肤平滑, 背部痣粒排成 “” 肤棱, 体侧有纵肤褶和圆疣,四肢具细肤棱; 腋腺小,位于胸侧,有股后腺,白色。前臂及手长约为体长之半; 后肢适中,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眼,左右跟部重叠,趾侧无缘膜,趾间无蹼或具蹼迹。背面深橄榄色,两眼之间有三 角形棕黑色斑纹, 眼下方有棕黑色斑, 体背面有 “” 形棕黑斑,斑纹周围均镶有黄色边。股、胫部各有4~5条深色横纹;咽喉部及胸部浅棕灰色,腹部黄白色有浅蓝色斑,股部腹面紫红色。雄蟾第一、二指上有细密婚刺,有单咽下内声囊。第31期蝌蚪体较细长,尾长约为头体长的两倍,头体较扁,尾部较平,尾末端钝尖; 口部呈漏斗状; 头体背面深褐色,腹面无斑,尾肌上有深色斑点。2
生物学资料该蟾被发现在海拔600~1 000 m热带雨林地区的小型山溪及其附近。5月夜间成蟾栖于溪边落叶间或灌丛下,有时发出 “呷、呷” 的连续鸣声; 白天不鸣叫。2
种群状态该蟾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其种群数量减少。受胁等级:近危NT。2
分布范围云南(勐腊、景洪勐养)、广西(那坡)、西藏(墨脱南部阿波尔地区); 国外分布于印度(大吉岭、阿萨姆)、锡金、孟加拉、缅甸、泰国、老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