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胶束增敏荧光法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胶束增敏荧光分析( micellar enhanced fluorometry) 是一种提高化合物荧光效率的化学方法。胶束溶液对荧光物质有增溶、增敏和增稳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后发展成胶束增敏荧光法。广泛应用于测定天然的酯和酮类化合物。

胶束增敏荧光法的定义胶束增敏荧光分析( micellar enhanced fluorometry) 化学方法也可用来提高荧光效率,从而提高荧光分析的灵敏度。例如胶束溶液对荧光物质有增溶、增敏和增稳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后发展成胶束增敏荧光法。1

胶束增敏荧光法的原理胶束溶液即浓度在临界浓度以上的表面活性剂溶液。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化学结构中都具有一个极性的亲水基和一个非极性的疏水基在极性溶剂(如水)中,几十个表面活性剂分子聚合成团,将非极性的疏水基尾部靠在一起,形成亲水基向外、疏水基向内的胶束。极性较小而难溶于水的荧光物质在胶束溶液中溶解度显著增加。

例如室温时芘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 ,而在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胶束水溶液中溶解度为0.043mol/ L。胶束溶液对荧光物质的增敏作用是因非极性的有机物与胶束的非极性尾部有亲和作用,减弱了荧光质点之间的碰撞,减少了分子的无辐射跃迁,增加了荧光效率,从而增加了荧光强度。除此之外,因为荧光物质被分散和定域于胶束中,降低了由于荧光熄灭剂的存在而产生的熄灭作用,也降低了荧光物质荧光自熄灭,从而使荧光寿命延长,对荧光起到增稳作用。由于胶束溶液的增溶、增敏和增稳的作用,因此可大大提高荧光分析法的灵敏度和稳定性。1

测定方法胶束增敏荧光法测定方法与普通的荧光分析方法一致。

以番茄红素的测量举例说明:

1 主要试剂

番茄红素(98%),丙酮 (分析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分析纯),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试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

2 溶液的配制

(1)番茄红素溶液:准确称取番茄红素0.0537g,加入丙酮溶液溶解后,定容于100 mL容量瓶中,摇匀,配成 mol/L的储备液。取37.3mL储备液,加入100 m L容量瓶中定容,配制成200 μg/m L的工作液。

(2)三酸缓冲溶液: 取硼酸0.618 3 g,85%的磷酸0.68 mL,36%的乙酸1.16 mL,用二次蒸馏水配制250 mL 0.04 mol/L混合酸,再取一定量的混合酸与不同体积0.2 mol/mL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可配制不同pH的缓冲液。

(3)CTMAB溶液:称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3644g,用二次蒸馏水并加热至60 ℃使其完全溶解,冷却后定容到100 mL容量瓶中,浓度为0.01 mol/L。

3 试验方法

移取1.0 mL 200μg/mL的番茄红素溶液于10 mL的比色管中,加入3 mL pH11.0的三酸缓冲溶液,5mL0.01 mol/LCTMAB溶液,用二次蒸馏水定容,充分振荡后,在60 ℃水浴锅中加热10 min,测其荧光强度。2

胶束增敏荧光法的应用因为操作原理简单,效果显著,广泛应用于天然酯和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23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杨剑虹 - 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