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如何在地球上寻找外星世界的灵感?” “优秀的科幻作品要关注什么?””科幻写作技巧有哪些?”......听听国内外科幻大咖怎么说

科幻空间
原创
最前沿的科幻消息,最新锐的科幻作家,最精彩的科幻活动
收藏

当科学与幻想这两条文化河流碰撞在一起,升腾出名为“科幻”的巨浪,助推着我们迈向未来的世界。在2021中国科幻大会期间,中国科协科普部指导,腾讯教育主办的“科幻大咖主题演讲”在首钢园举办,邀请了国内外知名科幻作家、科幻学者从不同角度开展主题演讲,主题包括:科幻创作思维、中西方科幻文学比较、电影技术对科幻推广的价值、哲学视角下的科幻文学“边缘性”、青年科幻作者的成长等。
“我在不同的陌生环境里获得灵感” ——Kevin J Anderson(凯文•安德森)美国顶级畅销科幻小说作家 凯文·安德森的演讲围绕“如何在地球上寻找外星世界的灵感”展开,通过体验不同的陌生环境,如沙漠,冰川,热带雨林等,他将这些细节元素运用到他小说中外星世界的构造上。他在演讲中强调,一个作家亲身经历和体验到的东西越多,就越能描述想象事物的细节,读者的感受会更真实。 “我去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寻找陌生的环境或奇怪的地方进行研究并获得灵感。”他认为作家需要的不仅仅是想象力,需要利用实际的体验和灵感让小说看起来更真实。“当我写沙丘时,我脑海里就有沙漠景观,我必须感受或思考沙子的感受以及空气中灰尘的味道,描述周围环境到底有多热。” 为的是在小说中尽可能多的细节描写,“我经常去攀登,爬到山顶去感受风景,它让我的想象力变得越来越丰富。”据安德森回忆说,建筑也曾带他很多灵感,多年前他来中国,故宫中建筑结构带给他的灵感,都被他添加到银河帝国宫殿或巫师城堡中。他说,一本好的科幻小说会激发千千万个读者的想象力。“用先进的技术讲述适合中国观众的故事” ——申远,电影特效师、视效制片人、天工异彩副总经理 申远作为国内一线电影特效师,他基于团队近几年的作品质量,认为国内的特效公司在做硬科幻的大片比如CG场景,数字角色比如外星人等,已经具备一定能力和基础。一方面,他认为中国的影视工业体系逐渐完善。天工是国内第一批特效公司,“2012年我们开始做《画皮》的时候,国内整个工业体系还没有成长起来,那时找能够完成大体量制作的团队都比较困难,如今大家已经可以看到无论是硬科幻还是大型的魔幻电影,在国内的制作比例越来越高。” 视效技术对工业电影的价值不言而喻。申远说:“视效技术的魅力在于创造梦想中的世界,视效技术可以得以让我们提前窥探了人类关于未来的梦想。”而电影视效技术对科幻推广的价值,他认为主要体现在科幻大片重资产的品控能力。因此,“完善生产流程”、“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的生产工艺”和“行业基础稳定”,都是目前国内视效公司努力的几个方向。 “结合中国电影人的特点和审美,要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讲述当下适合我们中国观众的故事!”申远如是自信说。“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探索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世界” ——大卫·布林(David Brin)美国著名科幻作家,空间科学博士,物理学家 在大卫看来,中国科幻小说的崛起对全世界的粉丝和作家都是一种鼓舞。尤其是,对我们人类发现错误并创造更美好世界的潜力有很大影响。“基于现有科学,我们的祖先犯了一些可怕的错误,但他们认为当时做的事情是正确的。也许,我们今天可能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大卫认为,大多科幻小说是将历史故事延续到未来或平行的历史世界,都强调在未来生态破坏或疾病的危险时期,人类寻找避免错误的方法,即通过批判来找出错误,而描写未来乌托邦、幸福、美好的故事很少。大卫曾遇到这样一位观众,他说如果我们总是谈论更好的未来,而我们的祖先不曾拥有过我们创造的这种美好世界,这可能会侮辱我们的祖先。“为了纪念我们祖先的辛勤工作和奉献,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探索未来,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培养更好的后代,成为时代更好的人类。”“要给青年科幻作者更好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星河,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著名科幻作家 “事实上我是希望讨论一下青年科幻作者的成长问题,为每一颗有可能产生耀眼光芒的新星寻找合适的发展道路和适当位置。”近年来,星河担任过多次科幻征文、大赛与奖项的评委,他发现当下许多热爱科幻的青年,在身体力行地投身科幻创作,但有些人没能坚持下去,有些人没有产出精品,这显然有悖于科幻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初衷。那么原因究竟是什么?如何鼓励他们继续坚持? 星河说:“要给青年科幻作者更好的发展空间,更优质的平台,更有具公信力的奖项,以及对新人提高自身素养的更多鼓励。”他认为,新人缺乏的不是充沛的创作活力,而是必要的发展空间。谈到现有的科幻教育培养模式时他说,“大规模集训模式已过时,科幻作者数量的增多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拥有一个良好的产业源头,我们需要的是更多更好的优质科幻作家。”“每个作品都有其挑战,每个作品也都有其选择” ——Russell Davis(罗素·戴维斯)美国科幻作家,“星云奖”评委 作为一名作家,Russell经常被问到的最常见问题之一就是作为续作者的感受,比如他在《变形金刚》《阴阳魔界》《图书管理员》等热门科幻作品的再创作上。对他来说,“做这项工作的最重要的是要把我所写的一些内容和角色当成一种享受”。大多数情况,我们认为再创作是将已有的角色关系展开、而不是全新创设。但罗素不这么认为,“作为续写者,我需要尽可能还原到原作者的状态,甚至要设身处地地思考一些从未想见的情形,需要将原有故事进行更加灵活而丰富的描述与补充,同时还要满足原著读者的期待。” 像幻迷们熟知的擎天柱、红蜘蛛、大黄蜂等,这些IP都具有非常独特的声音和行为方式,而他们背后庞大的粉丝群体对续集都抱有强烈的期待,这对续作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我有一次续写经历,全书都在写Mack Bolan 驾驶飞机的各种高难度动作,不幸的是,直到我交稿后才知道,原稿里面Mack Bolan 不会开飞机。所以那本书需要重新推倒重来。” 更具有挑战的是,制片人会在他改编剧本的同时进行拍摄,因此小说不能随意添加或删改内容。但罗素很乐观,“没有什么比看到你写的东西,被改编成栩栩如生的电影让人更高兴的事了。”“科幻小说极大的扩充了人类探索自身可能性的空间”——汪海,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比较文学的汪海教授,从哲学角度针对科幻文学的“边缘性”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他认为,科幻文学具有一种耐人寻味的双重“边缘性”。首先,科幻文学在主流文化中所处的令人尴尬的边缘地位,它既是科学的边缘,也是文学的边缘:“在科学领域,人们可能会认为科幻文学应该服从于科学,目的是进行科学普及。在文学领域,人们主要还是把科幻文学看成是通俗文学,商业化写作的一部分,无法跻身主流严肃文学。”但是,在第一重边缘性的背后还隐藏着另一重非常重要的边缘性,也可以称之为积极的边缘性,它恰恰是科幻的巨大力量和价值所在。科幻站在文学与科学两种话语的边缘,站在现实性与可能性的边缘,站在真实与幻想的边缘,通过二者的自由嬉戏,弥合了人类进入现代性之后在真理揭示与意义探寻两个活动之间越来越大的鸿沟。 汪海教授认为,科幻小说的根源在现代性之后的浪漫主义,科幻文学通过自身“包罗万象”的努力,延续并极大拓展了浪漫主义先驱的梦想。“科学幻想是文学借助科学在幻想,而不是科学本身在幻想。科幻文学必须敢于突破类型文学的窠臼,重返人文思想的深处,坚守人文关怀。否则,如果仅仅停留在利用科学奇观的层面,那么表面上的新奇则很容易沦为掩盖陈腐观念的伪装。” 科幻文学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幻想文学,“面对玄幻或魔幻文学,读者从一开始就知道它们建构的世界是不可能的,但是在科幻的世界里,可能和不可能的界限是模糊的,许多令人惊叹的不可能在大胆的科学想象和严谨的科学推理下,突然变得可能了。因此,不论是悲观的警示还是乐观的憧憬,我们可以说,科幻文学一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文学。”人是理解可能性的动物,只有人类能够在可能性之中进行自由嬉戏,因此汪海认为,科幻小说极大的扩充了人类探索自身可能性的空间。“所有艺术都需要多层次的技巧,尤其是科幻写作”——Rebecca Moesta(丽贝卡·莫斯塔)美国少儿科幻作家 “所有艺术都需要多层次的技巧,尤其是写作艺术,为了让读者感兴趣,我们需要学会来设计写作的层次。”Rebecca认为,科幻写作的层次设计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写作节奏要有变化,加快节奏和减慢节奏,始终要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第二、人物要有多层次,有缺陷不完美,也有不同领域的特征,区别常人的说话方式。第三是每个故事都需设定多样化背景。第四是对角色的观点、对话、动作等都要从多样的视角来描写,且都要符合书中的环境,尤其是感官细节描写,这是一种带给读者体验的方式。第五,科幻小说需要提出假设。假设技术或社会发生了变革,比如:如果人类不得不建造巨型发动机并将地球移出太阳轨道,以防止它被摧毁呢?如果外星人来到地球把猎杀人类当成一种体育运动会怎样呢?这些都是当前科幻小说中提出假设的例子。“意大利科幻小说蕴含着意大利历史传统”——Francesco Verso(弗朗西斯科·沃尔索)意大利科幻作家、出版人 据Francesco介绍,他的两本科幻小说即将会用中文出版,第一本书名为《继人类》,一部后赛博朋克小说,描写了一个男孩在一个巨型垃圾堆里,发现了一颗他曾经爱过的女人的头颅。男孩要查明这个女人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果他能重造她,这样也就能重建他的爱情。这是一个关于后人类主义、人造身体部分、思想上传复刻的故事。第二本书名为《猎血人》,小说以罗马为背景,围绕“如果用血缴税会怎么样”的假设展开,主人公是一个四处搜寻逃税者的硬汉,收缴来的血液一部分会输送给医院,一部分是用来制作非常美味的小吃,称为血红素。以一种超现实主义的表现形式,展现意大利曾经对公民征收非常重的税赋历史。 “我希望中国的幻迷们有机会可以阅读这两本书,因为我认为意大利科幻小说很有趣,它蕴含着意大利历史传统。”同时,Francesco表示会继续关注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我希望中国和意大利之间未来会有越来越多成果。”“科幻作品除了谈论科学,也要关注人本身”——谢尔盖·卢基扬年科,当代俄罗斯科幻大师 “当我在医学院上学时,就开始尝试写科幻小说。我最终没有成为一名医生,而是成为了一名科幻作家。”当谢尔盖谈起与科幻的缘分,“我现在已经无法离开科幻,科幻创作是我的放松方式。” 据他说,俄罗斯科幻关注“人”本身内心世界,科幻小说在俄罗斯被视为有助于促进科学技术研究的文学类型。“以前,科幻的魅力在于对科学的普及。但现在,科幻已经成为了一种更加复杂的文学类型。”谢尔盖认为,科幻作品除了谈论科学,更要关注人类本身生活或未来发展方向。“我的作品大多带有未来主义特征,比如《基因谱》这部小说所展现的未来世界里,人类可以打造全新的外表来匹配各种不同的职业要求;或给自己培育新的器官,以适应各种不同世界的生存环境……” 谢尔盖在小说里创造的科幻世界,大多是他对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在最后,他呼吁,“中国的科幻作品在俄罗斯越来越受欢迎,我希望中国的读者也会喜欢俄罗斯科幻。”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