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1日下午三点,作为第二届星火科幻创作训练营最后一期公开课的“女性的科幻写作和女性科幻”讲座通过新华网客户端直播开讲,共吸引149.4万人在线观看。
本次直播由中国著名科幻作家、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得主、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得主凌晨老师主讲,凌晨老师在这次直播中与我们分享了女性的科幻写作与科幻作品中的女性主义:作为中国当代科幻领域的半壁江山,女性科幻作家在创作时会呈现怎样的优势?女性科幻的典型特征有哪些?如何借鉴学习其中的优秀作品?凌晨老师从女性作家的科幻作品、科幻作品中的女性主义两个角度为大家进行了梳理与讲解。首先,老师为大家梳理了中国科幻发展几十年进程中涌现的优秀女作家及其作品,比如1999年凭借《伊俄卡斯达》获得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的赵海虹;2016年以《开膛手在风之皮尔城》获得第七届全球华语星云奖最佳科幻电影创意奖的程婧波;2016年8月以《北京折叠》获得第74届雨果奖的郝景芳,这也是继刘慈欣的《三体》之后我国作家第二次获得该奖项……女性科幻作家在中国科幻发展史上留下了许多浓墨重彩。正如凌晨老师所说,“我们如小溪聚集,已成河流,一旦契机合适,便会奔腾如浪,翻滚如潮!” 凌晨老师表示,女性作家创作的科幻不等于女性主义的科幻。女性主义是一派深远系统的学说,认为古代及现代社会建立在男性为主的父权制基础上,女性一直在社会中扮演附庸性角色。女性主义涉及到了政治、权力、性、社会制度等宏大的议题。国外科幻界非常关注科幻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塑造,他们认为科幻这种文学体裁为女性主义提供了思想实验的机会,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探讨两性之间的关系。女性角色绝不应只是男性角色的妻子、女儿,而应承担与男性同样重大的责任与意义。科幻是一种跨越式的文学形式,可以为一切受压迫的群体提供没有边界限制的的想象天地。同时从女性的角度感受世界,将女性视角眼中的科幻世界展示出来,让所有人知道女性与世界、社会的关系,是女性创作者的义务和责任。
对这次直播课程,不少同学表示受益匪浅。第二届星火学院四班的陈鹏飞同学表示,“性别不能够代表任何问题。这大概是本次讲座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了。确实正如老师所说,女性科幻是一个历史阶段性的产物,它诞生的目的是为了扫清旧有的落后父权的压迫对科幻领域产生的历史残余,它也在对未来的不断构想中持续挑战着男女有别的思想。随着时代的进步,包括但不限于赛博格和意识上传在内的科幻终将成为人类不可取代的一部分,而这些脱胎于科幻设想中的产物的实现,最终也会正如科幻文学所预言的那样,将一个不再依靠性别区分对待人类的美好社会变成现实。”二班的牛晨爽同学写到,“因为自己是女性的身份可能会比较关注这个话题,确实女性写的科幻和女性主义科幻完全是两回事情,后者并不一定是女性书写,前者不一定女性主义,我对于厄休拉勒古恩的《黑暗的左手》的评价可能甚至低于一般不被看做科幻小说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但它确实是,而且是很精准的社会性强的近未来科幻。女性主义不在于要弘扬什么,而在于她确实是一个命题,只要一个人认为科幻不仅关乎技术(就好像技术可以在去社会化的真空中被谈论)也关乎于社会,它就一直有自己的生命力,但作者对这个社会命题的思想水平毫无疑问会限制他的写作。” 星火学院第二期科幻创作培训工程是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八光分文化、高校科幻平台、腾讯科普、科幻空间联合承办,新华网客户端提供独家直播平台,旨在通过培训培养优秀青年科幻作家,促进更多优秀科幻作品的产生。 撰文:付川娱校对:赵文杰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