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11月21日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的“第二届科幻基地年会”上,我们有幸与刘老师有了几分钟单独了解和访谈的时间。唤醒中国科幻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家!刘慈欣,可以说是中国科幻的“匠心之巅”。在中国科幻被世界科幻落下的时代,在世界科幻发展的黄金年代,中国科幻却一直是中国文学界的边缘产物,更是不被主流文学认可的产物。但是,刘慈欣的一本《三体》彻底唤醒了东方巨龙的科幻之魂!他被评价为中国科幻界的领军人物,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迄今已发表作品约400万字,作品多次获得中国科幻星云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等国内科幻大奖,代表作品《三体》三部曲更是走出国门,在世界科幻文坛广受赞誉,获得了雨果奖、坎贝尔奖(提名)、轨迹奖(提名)、伊格诺特斯奖、库尔德·拉西茨奖(提名)等众多世界级科幻奖项。刘慈欣也因此被评价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作为“传统硬核”科幻的代表人物,刘慈欣的作品,都无处不体现出作者本人海量而深入的知识储备,小说本体中无限的幻想都建立于牢固的、全面而综合的知识大厦上,并且拥有着独到,批判和创造力这三种可贵的精神。从之前的《三体》三部曲,到近年偏向少儿的科幻中短篇,无不让读者在小说中感受到了一场现代知识与文化的盛宴,从物理学到宇宙学,从军事学到社会学,从数学到心理学,从文学到哲学。将幻想与现实的多种科学知识进行的完美融合,让小说中的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重叠,将读者引入到了一个真正“可以进入”的幻想世界。在每一本书中所体现的大量知识细节十分真实和严密,许多技术的描述不禁让人想到,这背后是有多少篇学术论文在支撑。在完美的创造出自然科学的内核后,更加入了人文科学的内涵和对于两者无穷的想象力。在访谈中,笔者曾提问关于科幻作品中“科”与“幻”的关系,得到的回答也让我们看出刘慈欣在创作心境中的一些变化。刘慈欣表示,对于“科”与“幻”的关系的复杂程度,在现在来讲,是很难讲清楚的。因为科幻的流派繁多,同时也随着时代而发生变化,对于科幻作品中“科技硬核”的依赖程度到底是在提高还是在降低,对于幻想部分的边界是更远还是更近,这些都是未知的。但是也正如刘慈欣在“基地年会”中发表的讲话中提出的“从科幻来回到科幻去”。他表示:这样的性质保证写出的科幻作品的纯粹性,具有很强的科幻美学特征,有很强的的可读性。但同时,他也认为,应该更多地把眼光从过去的作品中投向未来,能够创作出更加符合时代的,更加面向未来的作品。对于中国科幻的未来发展,刘慈欣认为,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中国的科幻作家还是太少了。中国科幻如果想要真正的蓬勃发展,那么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吸引,还有产业的完善都是后续要解决的问题。只有以科幻作者为中心,多维度进行支撑,壮大中国科幻的人才储备,这样才能出现更多的优秀作品。当然,科幻事业绝无可能只局限于纸质书本。想让中国科幻真正走向未来,那么成为产业,成为社会主流文化的一部分,是必经的过程。比起纸质书,各种融合创作的产品可能会更容易触及大众的科幻神经。在这点上,刘慈欣也一直做着他的努力!电影《流浪地球》,由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将在2019年的大年初一上映。在此之前,中国科幻电影可以说,是一片空白。■郭帆导演执导电影《流浪地球》刘慈欣对于电影的上映并未表露太多的喜悦,反而在笔者兴奋的提问时非常平静,他简单的回答了对电影的希冀:“希望有一个好的结果”!笔者相信这个结果不会差!因为科幻电影,并不只是由特效和CG堆叠的产物,更需要有真正深刻的文学作品作为剧本的基石。想到美国的漫威,DC,魔兽,欧洲的哈利波特,这些影视作品的火爆程度,我们可想而知,科幻这个题材是多么肥沃的创作土壤!我们并不能确定《流浪地球》一定可以击败这些科幻和幻想界的顶级作品。但是这至少是中国科幻界的一次真正的尝试,同时也带动了中国科幻电影的一次真正尝试。光冲这个CG笔者就决定为他贡献票房了!刘慈欣,唤醒中国科幻的男人;单枪匹马杀入欧美科幻阵营斩获无数奖项的男人;对于成就宠辱不惊的男人....刘慈欣,一个很难了解的人,想要进入他的世界,他的书是你最好的选择。丛书推荐2018/12/4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刘慈欣少儿科幻系列》精选的28篇作品,可以将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向深邃的星空,通过浩渺的神秘宇宙和无数的美丽星辰点燃少年儿童的想象力,激发其探索宇宙星辰的强烈兴趣。《流浪地球》便是其中之一,去电影院前先看看原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