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界又出了大事:据新华社消息,美国农业部近日发表声明,对未利用植物害虫的新技术育种模式,培育出的农作物将不进行监管,其中包括基因编辑技术。这意味着,美国在放开“基因编辑作物”市场化之路。一时间,国人很“蒙圈”:基因编辑作物是转基因作物吗?这一举措我们该如何看?“基因编辑作物”不监管?纯属误解“美国不监管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的农作物,是误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籍华人、“千人计划”专家说。该专家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美国农业部主要根据是否在新技术育种模式中使用有害菌来源转化工具为基础进行监管;美国环保局则以是否使用内置杀虫剂等对抗虫农作物进行监管;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管局,也会监管这部分技术产出产品的安全性。因此,“不管”是有“定语”的。后两部门,会根据个案,具体分析和监管。“基因编辑不等于传统转基因。”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核心育种专家邓启云说。他介绍,尽管两种技术都能导入外源基因,前期也有相同操作,但存在两个主要不同。首先,基因编辑有转基因不具备的“编辑”功能,即只针对目标生物的具体基因进行敲除和定点突变,得到的产品,仅对基因组已有基因“原位”编辑,无论怎么“编”,都是目标生物自己基因的修饰。其次,基因编辑的产品能通过后代遗传分离规律,把转基因操作中导入的外源基因成分,如T-DNA片段、“标记基因”等完全剔除,转基因技术却很难做到“了无痕迹”。“基因编辑”怎么干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魏建华举例:家里买的蘑菇,放上两天就会变褐,甚至黏糊。这是由蘑菇自身产生的多酚氧化酶导致。如果采用基因编辑技术,将“多酚氧化酶基因”“敲”掉一个,则可使蘑菇具备抵抗褐变的能力,保质期也更长。而这,仅“改造”了蘑菇自身基因组。魏建华强调,转基因和基因编辑都属中性技术,不能简单定义为有害或无害。公众担心的焦点,在于是否引入“外源基因”,从而带来潜在风险。但只要有严格的监管体系,在现有科技水平下,完全可以科学评估产品的安全性。“基因编辑”亟须“分类管理”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耀光、“千人计划”专家李继明等均认为,“基因编辑”需要管,但该“分类管理”。当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和通过传统育种或自然遗传变异产生的作物品种无法区分时,即便有监管条例,执行上也无法实现作物是否为“基因技术作物”的判断。对此类情况,宜采取类似“备案制”进行管理。但对插入大片段外源基因的基因编辑作物,则要参照以往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进行监管。最让刘耀光担忧的,还是上述这类几乎无法通过技术手段被“监控”的基因编辑作物,一直无法得到政府审批的市场准入,很可能“蒙混”入市场。毕竟,基因编辑技术育种“风靡”生物界,简单、高效、低成本是重要原因。利益“诱人”。邓启云也表达了类似担忧。他介绍,对生物专家而言,基因编辑技术“门槛”并不高。基因编辑技术在应用中,有一个利用遗传分离手段,去除转基因“介质”的过程。但如果该步骤操作不严格,有造成“转基因污染”的隐忧。应加强基因编辑技术研发,并对前期研发流程严格管控,与转基因作物分类管理。“如果所有的基因编辑作物被当作转基因作物进行监控,既缺少科学依据,花费也是巨大的。”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彩霞说。截至目前,我国对基因编辑产品是否需监管,及如何监管尚未有明确政策。“如果再不尽快制订出作物基因编辑分类和分段管理的政策或指南,在生物技术领域可能会丧失一个弯道超车的好机会。”李继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