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腾讯科普创客空间专访科幻老将董仁威:我国的科幻正在崛起起来

科幻空间
原创
最前沿的科幻消息,最新锐的科幻作家,最精彩的科幻活动
收藏
作为现代著名科普科幻作家的他一直被圈内人称为“拼命三郎”。在从事繁重本职工作之余,仍然坚持科普科幻写作及其他各类读物的创作活动,出书90部,写出上千万字,获得多个国家及省部级大奖。他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科幻活动家,几十年来满腔热情地从事科普科幻作家的培养和组织工作,在七十高龄,还与吴岩、姚海军、刘慈欣、韩松等人一起创办华语科幻星云奖,大力提携年轻作家,对繁荣中国和华语世界的科普和科幻创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因透支生命,受到自然的惩罚,身体从48岁起,就曾因患心脏病、糖尿病,病危三次,一次心跳停跳一分多钟,但他却还奋斗不息。而且,由于他拥有乐天向上的人生观,永不停歇的奋斗精神,坚持养身之道,疾病逐渐离开了他。在退休以后做检查时,他的身体各项指标竟趋向正常,这使他能更精力充沛地投身到各项有益于社会和自身健康的活动中。他真实的“开挂人生”,对青年人选择人生道路有重要启迪意义。本期科普创客空间将带来七十四岁高龄仍在科普科幻一线战斗董仁威老先生专访,希望大家能从中找出自己的人生启发。“我国的科幻正在崛起起来”李雷:那我先问您一个问题,请问您感觉现在的科幻的现状是什么,您又是怎样看待这种现状的。董老师:现在我觉得我们科幻上游正在开始崛起起来,也就是说科幻原创、科幻文学、科幻剧本正在崛起起来,而且出了一些具有世界水平的东西。除了刘慈欣的《三体》以外,还有王晋康的《天父地母》,韩松的《医院》,何夕的《天年》,江波的《银河之心》都是非常好的东西。第二,我们出了一批非常积极的队伍人才,形成了合理的梯级人才构架。现在我们老一辈差不多都已经没的搞了,但也有很多在很热心积极的支持科幻,刘兴诗、王肖达等老一代科幻作家仍在积极为科幻站台。我们科幻的中坚力量已经形成。现在不提科幻四大天王,说四大天王支持着科幻有些不太确切。我重新把中国科幻的现状归揽了一遍,我觉得现在中国科幻的中坚力量,有六个人物在领军,六个领军人物就包括不完全是科幻作家。一个就是我们的吴岩,他从理论的高度,领导我们科幻大进军,向世界水平的进军。还有姚海军,是从编辑的角度,原创作品扶持这个角度来引领科幻的潮流。然后还有创作者就是原来说的四大天王,一定不要忘了韩松,你们有时候宣传就只说三个人,我是很不赞成的。刘慈欣,韩松,何夕和王晋康,就是这四个人再加上他们这两个人,不一定是从创作者角度而是从行业的角度引领,从理论的高度引领,发掘科幻人才,引导科幻创作的方向。我们有这样一个领军人物的团队,然后在下面才形成两个大的梯队。李雷:我感觉在引领来说,站在最前沿的应该就属四大天王还有吴老师姚老师再加上您,有四大天王和三驾马车之称。董老师:我不算,我不算,我的贡献很小,比不上他们。还有就是说这个核心团队是非常强大的,有各方面的人才,有理论高度也有创作方向的高度,他们有实干家的风度,在引领着我们这个团队,形成了大家公认的领导核心,那么在下面就形成了两个大的梯队。第一个梯队就是更新代的作家,这个梯队最出色的旗手有两个,一个是陈楸帆,一个是江波。这两个人的领导风格不同,陈楸帆是在科幻现实主义风格的引领。江波是在宇宙太空史诗方面的发展,江波的风格不是一般化的太空史诗,他有非常独特的想象和构思。所以他们两个在一起引领着更新代的走向,下面还有夏笳、宝树、郝景芳、凌晨、迟卉、程婧波等等。我记得是十个人,这是一批。第二个梯队就是我们新锐的科幻作家,90后这批科幻作家,或者更早一些。但他又是在一个新的层面上的引领。这一批里张冉算是最出色的一个,他比较年轻,前面的人也可以和他并列。再加上其他的像阿缺,顾适,灰狐,还有好几个吧,反正我一下想不起来了。再说少儿科幻作家,马传思是最厉害的,他主要还是在少儿科幻上,那么少儿科幻作家也可以形成一个梯次。以杨鹏为首的少儿科幻作家梯次,杨鹏是少儿科幻里领头的,也是旗手。后来逐渐发展也有八个比较出色的少儿科幻作家出现,比如说超侠、陆杨、马传思。在少儿科幻作家里面,现在有一个很大的进展,就是以马传思为代表的文学性上的加强,他的作品,使我们的主流科幻向文学靠拢,加强了科幻的文学性。我们的少儿科幻有一部分传承了叶永烈《小灵通漫游未来》这种科普形式的科幻,他以科普为目的。但是另一个方面,马传思发展的方向是在干什么呢?他的作品真正成为了一个儿童文学作品,文学性非常强。一个科幻作品,儿童爱看就受欢迎,他的文学性比较强,他在引领着一个新的潮流,包括大连出版社出版的《大白鲸》这批作品,这一批作家我都还没仔细研究过,但都有着一个特点,就是文学性的强化,引领着我们少儿科幻新的潮流。另一个潮流是以科普式科幻为传承的潮流,我们也都主张。我一贯主张多元化,不要因为这个忽略那一个,但是文学性强化这个更接近世界水平,他有一个与世界的接轨,与通俗的接轨,与世界优秀儿童文学接轨的特性,它能产生更大的影响。但有一点他们虽受欢迎但降低了核心科幻的力量,他们的科幻性差一些,在这方面我们还要引导科幻性的加强。同样受欢迎的,你像韩松算比较软的科幻,但是它的科幻价值还是比较强的,比起一般科幻作品强很多,所以在这方面是他们应该努力的。在这两个方面,我们一批少儿科幻作家传承旧传统,另一批加强文学性,那么一部分传承儿童科幻文学传统的加强文学性,另一部分加强科幻性,然后想办法在我们的中国少儿科幻上形成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作家和作品。这是我们中国科幻的一个现状,就是我们的原创比较强。但有一个现状是转化很弱,转化弱也不是都转化弱,转化成游戏方面强,在影视方面还在艰难的爬行中。很多人在做,还没有很成功的案例,但是据我观察在三五年会有成功的出来。李雷:那主要看三体电影。董老师:不只是三体电影,还有两部电影也比较好,是比较正宗的两部科幻片,科幻元素都比较强。我也是道听途说,我一个做导演的朋友说他看过了,有一个打了60分,另外一部也许更好,但他还没有看,他看了会通知我,今年这三部里冲出来一部都好。《三体》大家都还没有看嘛,我是不主张不要看都还没看就把它吐槽吐垮,有什么好说的,先鼓励嘛,出来冒个泡,善意地提出批评,再来评价,你开始还没出来,没有谁看过你就说它不好。李雷:有一部电影出来了,赚钱了,大家才都开始做。做科幻要克服急躁情绪,每个人都要踏踏实实的做李雷:在现在科幻的这种情形下,您要对广大的科幻从业者们,幻迷们说些什么?董老师:我觉得我们要克服急躁情绪,每个人,都要踏踏实实的做,水到自然成,功夫到了,自然会有更好的科幻原创作品,也有更好的科幻电影,或者真正具有科幻里程碑式意义的科幻电影出来。现在我们有种说法是不对的,科幻元年这种提法很不准确,因为我们没有准确提出元年的看点是什么,我们也要把它搞清楚。后面就是,现在我们要细致地做工作,每一个策划按科学的规律来做,不要急于抢这个元年,什么时候出来都好,按科学的规律来做,一部科幻大片没有三年到五年的功夫,不按科学规律那是不行的,要下功夫,而且不能毛躁,把各个环节抓好。李雷:貌似好莱坞的科幻电影是和电影一起发展起来的,就有几百年的沉淀,大概一百多年。董老师:对。我们的科幻原创就有一百年的历史。要逐步来,踏踏实实地做工作,主要是做,少说多做,少争论多做,还要不要打击我们自己的信心,不要随便吐槽,我不是说不批评,想要吐槽,有价值性批评,有建设性意见。你知都不知道,就说肯定是坏的东西。没看就说坏东西怎么行。李雷:下一个问题是您在从事科幻工作时遇到最大的阻碍是什么,最大的幸运又是什么?董老师:最大的阻碍就是社会还不理解的时候,认为科幻没有什么用,科幻都是伪科学,那个时代你要搞起来,阻力非常大,社会的阻力非常大。那么现在最幸运就是,我们通过科幻人自己的努力,把这个科幻推向了世界水平,再加上我们有政府支持,这就是最幸运的,使我们能够健康的发展。生活在我们这个社会上,我们要给社会做一些贡献李雷:您是在什么时候与因为什么与科幻结缘的呢?董老师:我是1979就开始写科幻小说,然后第一篇小说叫《分子手术刀》,在科幻世界的前身《科学文艺》上是我第一个发表的科幻小说。李雷:那您看的第一部科幻作品是什么?董老师: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这是我最喜欢的。李雷:您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科幻?董老师:大学时候,其实我看科幻确实很晚才看。李雷:您从事这些工作的原动力是什么呢?有什么给年轻一代的经验吗?董老师:我觉得是首先一个人,生活在我们这个社会上,我们要给社会做一些贡献,是社会养育了我们,我们要回馈社会,就是尽自己的能力,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你在哪方面有能力,你就在哪方面尽量做工作,回馈这个社会,就行了,尽了力就好。李雷:对年轻一代有什么要告诉他们的吗?董老师:毛主席说的好啊,你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我们看着你们一代比一代强,一代比一代写得东西好,我们特别高兴,希望你们越写越好。李雷:好!谢谢董老师!大概就是这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