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井
“拓荒计划”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美、中、欧盟在联合国提出:开拓火星,迁移人类。 计划虽然庞大,但总结下来就是先由一小部分人在火星上改造一小片区域建立基地,然后不断派遣人员登陆扩大基地,最终形成可容纳上万人的母基地。
1
霍迪拉打开飞行日志,哥伦布号离开地球已经有三个半地球月了,距离火星也只还有十几天的时间了。以前从地球到达火星需要整整七个月,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飞船搭载着核动力,将飞行的时间缩短成了四个月。
舷窗外除了黑暗之外别无他物,只有面前的屏幕上一个小点提示着他的目的地,飞行弧线的美妙。他看了看表,现在是地球上的晚上十一点,除了值班的人员外,格外的成员都已经睡了。
“舰长,您的咖啡。”
霍迪拉转头看去,那是一个穿着淡蓝色军服,肩膀上缀着三星一杠军衔的上尉,是个中国人。他接过咖啡,笑了笑,说道:“谢谢你,肖。”
肖远征,上尉。
“肖,你怎么还没有睡?”霍迪拉抿了一口咖啡,看着他略带疲惫的脸。在他的眼里,这艘船上的中国人仿佛都不知疲倦,难得看到他们脸上带着疲倦。他的语气略带调侃,“不累吗?”
肖远征摆了摆手,说:“哪儿会不累,飞行的时间太久了都有点厌倦了。刚刚在走廊散心看到您的助手要去帮您煮咖啡,我就揽过这个活计正好也调剂一下自己的心情。”
“对啊,已经三个多月了。”霍迪拉让他坐在一边的椅子上,望了一眼指挥塔里所有值班的人员,无一不是一副倦容,他叹了口气,“还有十几天就要到了。”
“舰长……”肖远征欲言又止,但最后还是问了出来,“您对这次重启‘拓荒计划’怎么看?”
霍迪拉怔了怔,揉了揉太阳穴,说道:“没什么看法,做就是了。”
肖远征还想再说什么,但始终没有开口,他敬了个军礼,走了出去。
霍迪拉不是没有想过这次重启“拓荒计划”,但是随着飞行时间越久他反而将这件事抛诸脑后了,但是肖远征这一说,他不禁又重新想起在登船的前几天萦绕着自己的那些想法。
“拓荒计划”是三十年前,地球上的几个大国提出来的计划。适时地球上的资源即将枯竭,环境急剧恶化,两极冰川加速溶化,沿海的各个大城市不得不修建巨大的堤坝来阻挡日益升高的海平面。而头上臭氧层的空洞也越来越多,人类即将把自己毁灭。
“拓荒计划”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美、中、欧盟在联合国提出:开拓火星,迁移人类。
计划虽然庞大,但总结下来就是先由一小部分人在火星上改造一小片区域建立基地,然后不断派遣人员登陆扩大基地,最终形成可容纳上万人的母基地。然后以这个母基地辐射开,建立大大小小的分部,用地球上最后的资源实现移民火星的目标。
第一队三十几人登船出发,经过漫长的四个多月的飞行,他们抵达火星面并开始按照计划建立基地,一切都十分顺利。
六个月之后,他们向地球发出最后一封电讯:“可以按计划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即是移民第二批人类。
但是地球上并没有为此欢欣鼓舞,因为这是他们收到的火星上传来的最后一封信息,其后不管地球上怎么发信,火星也没有了回应。出于安全的考虑,地球发射了一个探测机器人前去,探查结果让人目瞪口呆--火星上没有一个人,就连人工的痕迹都没有了。
第一批人努力了六个月的成果就像烟尘一下散去,似乎是所有人做了一个春秋大梦。为此,联合国不得不紧急停掉了所有关于“拓荒计划”的事项,束之高阁。
三十年后,地球环境依旧岌岌可危,联合国迫于压力不得不重启“拓荒计划”,这一次遴选了四百多人,颇有点孤注一掷的感觉。
但是如果这一次也失败了怎么办?责任的重担将霍迪拉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使劲搓了搓脸将这些不着边际的想法抛开,检查了一遍飞船的航行数据,斜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地球纪元2192年12月2日,晚上21:50分,火星轨道上。
哥伦布号的舰桥上站满了此次航行的军官,统一穿着天蓝色的军服,熨烫得笔直,扣子扣得一丝不苟。舰桥的穹顶上挂上了各个国家的国旗,星辰从头顶掠过,舰船的下方是火星暗红色的轮廓。
霍迪拉结束了演讲,他看了看表对大家说:“现在各回岗位,我们的第一个小分队即将出发,目的地--火星。”
他们前期的准备十分充足,早就选定了一个登陆地点。第一批一共三十人登上登陆舱飞向火星,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选定合适的钻探地点。
肖远征主动请缨成为第一批登陆的成员,坐在舱壁两侧的座位上感受着呼啸的引擎声,让他紧张地紧紧握住拳头,虽然在登陆舱里氧气充足不需要戴上头盔,但他还是觉得有些缺氧,微微张嘴,呼吸急促。太空服恒温的内环境也改变不了他后背泛出的一层冷汗。即使在飞船驶出地球,那剧烈的震动下他也没有这么紧张。
这一次或许是他即将要接触一个全新的地方,脑中还有一个无法散去的念头才让他如此紧张。
大气层摩擦着登陆舱的外壳引起微微的震动,坐在肖远征旁边的是这个小组的组长,是一个来自美国的小伙子叫丹尼尔,他侧头看了一眼肖远征,拍了拍他绷紧的手臂,轻松地说:“放轻松,这不会有事。”像是回应他一般,驾驶台传来一阵低低地惊呼,他伸长了脖子问,“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遇到了沙尘暴!”
2
登陆舱的后面有四组推进器,驾驶员小心的控制着燃料企图避开陆地上卷起来的沙暴。沙暴的推进速度很快,他们的视线几乎全部被飞扬的沙尘遮挡了。
燃料箱的燃料并不多,驾驶员看着闪着红灯的警告标志,满头都是汗水。他思考着飞行路线,尽量拉高登陆舱避开呼啸的沙暴。副驾驶操作着人工智能不断地纠正着飞行方向,试图找到一个合适的着陆地点。整个登陆舱内的所有人都屏气凝神地盯着驾驶台上紧张交流的两位驾驶员。
驾驶员终于将登陆舱拉出了沙暴,航行在它的上层稀薄之处。他开始向哥伦布号汇报遇到的情况,副驾驶依然在计算着着陆地点。很快,哥伦布上下达了命令:“观测结果显示仅仅是一次小的沙暴,不影响着陆。”他说完这些又给出了一张全息的局部地表图,副驾驶把这个地表图输入进电脑,人工智能立马选定了一处地点并规划好了路线。
驾驶员将前挡玻璃完全遮盖了,仅凭借着全息雷达来确认路线的正确性,一切看上去都似乎正常,可危机往往隐藏在平静的下面。副驾驶手上的电脑忽然出现了干扰,他的第一反应是转头看向此次飞行的“乘客”,但随即电脑、控制台全部失效,舱室内刺眼的警报灯不停地闪烁,尖厉的警报声随之响起。
“上帝啊!”驾驶员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恐惧,他大吼着,“我们正在坠落!”
有人绝望地闭上了眼睛,有人不断地在胸前划着十字,有人双手合十喃喃祈祷。
肖远征看着刚刚还气定神闲的丹尼尔,这会正拽着胸前的十字不知在说些什么。他突然感觉这有些好笑,但如此的处境他也笑不出来,他反而望向两个驾驶员。副驾驶正紧张的在键盘上敲打着企图恢复电子设备的运转,驾驶员紧紧抿着嘴唇,努力地拉起操纵杆试图平稳驾驶舱,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这一切都是徒劳的。
“消……消……消失了?”驾驶员忽然感觉操纵杆一松,登陆舱恢复了平稳的飞行。他不可思议地向外看去,沙暴消息得无影无踪,一片云淡风轻。电子设备早已最快的速度重启恢复了运转。刚刚发生的这一切仿佛仅仅是大家的幻觉。但接踵而来的问题让他也感觉到了头疼--燃料耗尽。
燃料耗尽仅仅让他感觉到了头疼而已,他试了试打开登陆舱的双翼,发现它们还可以工作,“呼”地松了一口气,即使这里空气稀薄也照样能滑行着陆。只是这样一来他们距离预定的地点就太远了一些。
惊心动魄的着陆飞行之后所有人都庆幸自己活了下来,对于这么一点距离的误差也没人会在意。大家整理了一下太空服,扣上头盔,留下五个人负责维修损坏的登陆舱并联系头顶的哥伦布号。
肖远征踏上火星的表面,即使头上带着厚厚的头盔也忍不住深呼吸了一口,因为呼吸幅度太大,手腕的提示器立马响了起来。他苦笑了一下,转头看去,登陆舱的尾部已经被打开,履带车拖曳着一个车厢缓缓地行驶了出来。
“走吧!”丹尼尔坐在驾驶位上招了招手,履带车上包括驾驶员在内可以坐四个人,后面拖着的车厢载着剩下的二十一人。他看向肖远征,通话器里的声音显得有些滑稽,“快一些,你愣在那,是想写生吗?”
“那得你做模特!”肖远征还了一句嘴,快步走向履带车,那里还给他留了一个位置。
3
二十五个人分成五组,在选定的五个区域进行勘探。最后只有两个地方的勘探结果令人满意,一组是肖远征负责,另外一组由一个英国人名叫史丹利的负责。其余剩下的人则均匀地分派到这两组里。被勘察的地下结构十分稳定,虽然有一微小的空洞,但这并不妨碍工程的进展。
三十年前的数据也显示了这些空洞,但是地质学家认为这些空洞是因为火星的引力偏小而造成的类似蜂窝的结构,这些“蜂窝”的直径有大有小,小的仅仅乒乓球大小,大的也不过一颗篮球的大小。他们选择的两处地点是空洞相对稀少的地方,甚至肖远征小组选定的地方,地下几乎没有空洞。他们选好了挖掘的地点,随即向哥伦布号上发送了第一封正式信息:降落挖掘设备。
这一次的“拓荒计划”关乎着人类生存的大事,人们办事的效率也高得惊人,信件发出去仅仅两个小时,第二队十个人带着挖掘设备降落在他们一公里的地方。
丹尼尔做为首批登陆的总指挥将这些挖掘设备平分给了两组,两组人里肖远征这一组亚洲人居多,英国人史丹利那一组则几乎都是欧美人。两组颇有点一争高下的意思,迅速给挖掘机器的工程师们指明了地点,将自己的设计图展示给工程师们看。两组人都希望这第一仗能打得比对手漂亮。
丹尼尔走到肖远征的旁边,他探头看了一眼他们手里的平板电脑又张望了一下烟尘缭绕的挖掘现场,赞叹道:“都说中国人效率奇高,我今天是见识到了。”他看了看身边只给他点了点头的一群亚洲人,调侃地说,“我想起了祖辈们在大西部寻找石油的历史。”
“那你一定能找到。”肖远征看着手里平板电脑上的不断变化的数字,他不时向身边的另外一位工程师请教,听到丹尼尔的调侃他也幽默了一把,“你可比他们轻松得多。”
肖远征拍了拍身旁工程师的肩膀,在私人频道里对工程师说:“给丹尼尔少校看看我们的设计。”
肖远征身边的工程师也是个中国人,大家都称呼他叫老张。他听了肖远征的话,点了点头,将触控笔吸附在平板电脑的侧面,手在电脑的上面比划了一个手势,一个立体的三维图像便出现了。
“我们最终要建的是一个大约六千平方米的地下小镇,以它做为桥头堡。”老张转动着图像,方便让周围的人能看清一些细节。他指着入口向下化了一条线,然后向周围划去,随着他手指的滑动,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地下小镇在那条“线”的周围出现,他说,“这些就是未来火星的地铁,它将连接所有的地下小镇、地下城市,成为我们第二个地球。”
“回去再说。”丹尼尔看了看手腕上的天气警报,然后在公共频道上对他们说,“现在大家都返回登陆舱,剩下的挖掘工作交给机器吧。”
登陆舱修好了一部分,哥伦布号空投挖掘设备的时候也派遣了维修人员和机械,更换了能源板,检修了曾经失灵的电子仪器。它现在就停在两个挖掘点的中线处,牢牢地抓住地面。
大家回到舱内脱下头盔,一起坐在下,老张将三维图像重新点出来开始跟他们讲解接下来的工作。丹尼尔摆了摆手说:“我只负责验收,知道个大概就可以了,剩下的你们组讨论吧。”他走向通讯台跟太空中的哥伦布号汇报今天的工作。
所有人都紧张而忙碌,天气预报显示未来12个小时到18小时将会再起一次小型的沙暴。他们要赶在这之前将这个桥头堡的第一期工程修筑完毕。
得益于肖远征小组的出色工作,哥伦布号在今天派遣了第三批人员,他们携带着加固洞壁的材料乘坐登陆舱降落。
他们刚刚着陆,肖远征便带人迎了上去。史丹利也没有落后于人,虽然他的第一期工作还没有完成,但是好东西总要先抢到手里。丹尼尔早就预料到了这个情况,他虽然坐在登陆舱内给哥伦布号打报告,但在第三批登陆舱着陆后就在公共频道上分配了这次的人员和材料。显然,最先完成任务的肖远征获得了60%的物料,以现在这个进度,肖远征小组将大大的领先于史丹利。
第三批人将加固材料均匀的喷洒在洞穴的四周。这是一种新型材料,平时呈液态,喷洒之后迅速凝固,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密封性。加固的工作很快就完成了,这时哥伦布号派遣了第四队人,也是最多的一次,一共有二百多人。他们将为这个地下小镇将铺设管道、电缆,给每个房间安装必要的电子设备,这是一项繁琐的工作。
外面的沙暴刚刚停了下来,电子设备因为突然的电磁干扰刚刚重新启动,他继续敲打之前没有完成的工作进度,但是一段数据让他有些迷糊,他联通了史丹利的私人频道,说道:“少校,有个问题要请教。”
他连续说了两次,对方也没有回应。电磁干扰已经结束了,这种短距离的通话不会失败。这种情况不常见,丹尼尔立马打开了监控图像。两个挖掘点附近都设置了监控的装置,主要是应对无人在场时及时纠正挖掘设备的挖掘轨迹。
图像刚刚显示出来,丹尼尔的通话频道就响了起来,是史丹利,他的语气焦急:“队长,卡博尔小组失踪了!”
监控图像上史丹利对着队员们挥舞着双手模样夸张,但看得出来他很着急,他的身边围着五个人,都操作着一个小手柄。丹尼尔认识那个是侦查飞行器的操作装置。他对史丹利说:“我马上带人过来。”
丹尼尔掐断了与史丹利的通话,连接到了肖远征的私人频道上,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平静:“肖,你把所有的侦查飞行器带上。我们在史丹利那里汇合。”他顿了一下,严肃地补充了一句,“这事一定要保密!”
登陆小队上带的侦查飞行器不多,主要是拿来测绘地形和快速拍摄地下基地所用。史丹利小组的进展缓慢,所以大部分的飞行器都集中在肖远征这里。肖远征听了丹尼尔的话也不明所以,但是他的语气严肃也容不得肖远征质疑,连忙带着人和飞行器赶往史丹利那里。
肖远征到的时候,丹尼尔已经站在那里了正在跟史丹利交谈着什么。
应该是临时小组频道。肖远征心里想着,现场的气氛压抑,他心里猜想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旁边一个人对肖远征说:“会不会是出了安全事故?”
“不会。”肖远征否定了他的疑问,一般情况下都是机器在地面下工作,人员很难得出什么事故。
丹尼尔看到肖远征过来将他拉进了临时小组通讯频道里。屏幕上显示这里只有他和史丹利、丹尼尔三人。
丹尼尔语气沉重:“说吧。”
史丹利叹了口气,即使隔着厚厚的反光面罩玻璃,肖远征也能感受到史丹利面上的忧虑。果然,史丹利吞吞吐吐地说:“卡博尔那一组失踪了。”
“失踪了?”
“是的,失踪了。”史丹利话一说出口,像是放下了心里的包袱,他继续说道,“早上他们小组是最先进入隧道,我带领的小组在他之后。但是中途因为起了沙尘,我们的联系就中断了,等通讯恢复之后就再也联系不到他们了。我调集了所有人检查了隧道里每一个角落,但是仍然一无所获。”
“你是说你在卡博尔进入隧道之后2个小时才决定工作吗?”肖远征略微带些怒意,如此散漫的工作态度也不知道是怎么入选这次任务的。早上8点是人员交接班的时候,也就是卡博尔进入隧道的时间,而沙尘是上午10点多才刮起来的。
“现在不是争论这个的时候。”丹尼尔打断了肖远征的质问,他直接下了命令,“将所有的侦查飞行器全部放出去,不仅仅是隧道内,周围20公里全部都要搜索。”
4
时间很快走过了二分之一个地球年,哥伦布号依然平平稳稳地飞行在它的轨道上,不断地给地面部队传送着天气的预警信息。
霍迪拉已经记不起他向地球发送了多少条讯息,汇报着火星上拓荒进展,地球上的人们已经欢庆了不止一次。
第二批飞向火星的人员已经选拔完毕进入了太空,似乎一切都进展得很顺利,但是霍迪拉一颗心始终放不下来,三十年的那一次失败如同一把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尤其是史丹利那一队中的卡博尔小组离奇失踪更让他心绪不宁。虽然最后没有再发生类似的事件,但这种事怎么能瞒得过人,很快就在所有人中间传开了,不安的情绪就像瘟疫一样迅速蔓延。
卡博尔失踪的事情霍迪拉早就发送给了地球,经过了漫长的两个月的等待,霍迪拉仅仅等来了简短了四个字--计划不变。
计划不变这四个字很简单,但要执行下去却很难。人心已经不稳,甚至有些人已经开始了恐慌,如果不是心理医生的及时介入和严守纪律的惯性,估计早已崩溃。但是关于三十年前拓荒人员集体失踪的流言甚嚣日上,特别是在这个时间点上--六个月。
三十年前的那一帮拓荒人员就是在到达火星的六个月后神秘失踪,尸骨无存。虽然在地球动员的时候讲明了一切的危险,入选的人员也是签过了“生死状”,但如今真的要面临灾难的时候,人人都在想法规避。
霍迪拉的邮箱里挤满了请求撤离的邮件,他都懒得去打开它们,只觉得头痛欲裂仿佛脑子被无数个锥子扎过。邮件提示音又响了,烦躁的霍迪拉都有点砸烂显示器的冲动了,但是邮件上鲜红的加密符号让他不得不打开它。
邮件是丹尼尔发来的,用了最高的加密方式,内容却让他毛骨悚然,就在今天早上,又有一队十多个人失踪了。这一次失踪的人员来自于肖远征的小队,他已经严令相关人员对这件事保密并且字里行间也在请求撤回哥伦布上。
但是谁都知道,这事怎么可能会瞒得住。地面的活动空间有限,用不了24小时这件事就能传进每个人的耳朵里。
恐慌是避免不了。霍迪拉的头更痛了,他拿手揉着太阳穴,旁边监测天气的人员报告说:“火星上每年一次大沙暴就要来了,形成大概还需要20个小时,将在48小时到达我们的基地。”
“沙暴?”霍迪拉仰头看着控制台前的工作人员,眼睛里充满了血丝,他的声音沙哑,显然是失眠很久了,他疲惫地说,“怎么又是沙暴,早上不是才报告过沙暴吗?”
“那是一次小型的扬沙罢了。”工作人员将观测日志发送到霍迪拉的电脑上,他指了指红蓝两色箭头标注出来的气流,说,“这一次会是席卷全球的大尘暴。”
霍迪拉长呼出一口浊气,将观测日志和结果发送给地面的三个负责人,说:“我知道了,你忙去吧。”
“舰长……”工作人员看到了霍迪拉的发黄的脸色,他小心翼翼地问道,“您需要休息吗?”
霍迪拉用左手撑着头,无力地对他摆了摆右手,已经没有力气说一句话了。
工作人员点了点头,继续手上的工作。
哥伦布号的大副检查完航行数据,走到霍迪拉身后,低声说:“舰长,您必须要去睡一觉了。”
霍迪拉抬头看了他一眼,有气无力地说:“怎么睡得着。”他指了指屏幕,丹尼尔发送的加密邮件狰狞地躺在那里。
大副挥手将邮件关掉,试探地问:“要不然将他们召回来吧。”
“召回来?”霍迪拉猛地睁大了眼睛,干涩的嘴唇紧紧地抿着,他忽地站了起来抓住大副的领口,大喝着说,“召回来之后,任务怎么办?你不是不知道地球上已经送了第二批人过来,咱们没有退路了!”
大副的表情依然波澜不惊,他掰开霍迪拉的手将他按在座位上,转身让周围的工作人员各回岗位,才低声对霍迪拉说:“只要人还在,咱们还能回地球上去。人如果不在了,咱们还回得去吗?”
大副的意思很明确,人还在,回到地球上去还有一线生机。人如果都像现在这样失踪了,他们回到地球上将会面临无止尽的审判。
霍迪拉出神的望着指挥塔正面的巨大屏幕,良久,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大声命令:“让所有地面人员在48小时内全部撤回。”
5
火星上的夜晚特别的黑,肖远征坐在登陆舱的驾驶位上发呆。哥伦布号上的命令他们下午就收到了,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第一批一百多人在黄昏的时候已经乘坐登陆舱返回飞船了。剩下的几十人现在正在地下基地里等待明天一早出发,他是为数不多的几个愿意留下来收拾设备的人。大部分的仪器和设备已经随着第一批返航的人运走了,还剩下一些只能等天亮之后才来拆除装箱。他拖着疲惫的身体摊在登陆舱的驾驶位上,努力让自己心绪平静下来。
“队长。”
肖远征被这一声惊了一下,转头看去发现是一个士官,这是设备操作维修部门的人员,也是个中国人,他向士官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问道:“还没睡吗?”
“睡不着。”士官靠在椅子里,背脊挺得很直,他目光看向驾驶台前的玻璃,像是能看透外面的黑暗,他支支吾吾地说,“队长听说了最近都在传的事情吗?”
“三十年前拓荒队建设了六个月就无故消失的事情吗?”
“是,还有……”
“还有最近谣传的咱们队伍中失踪的人吗?”
“是!”
“你觉得这事可能吗?”肖远征说出这句话就连自己也说服不了,但是他语气依然显得很坚定,“咱们队伍中的所谓失踪的人,不过是被哥伦布号提前召回去了而已,我早就站出来辟谣了。今天哥伦布号不是也发布了命令,召回所有的地面人员吗?怎么还有人在造谣?至于三十年前的那件事,可能当时他们遇到了强烈的沙暴或者地震,只是被掩埋了。”
“但是我听美国人说NASA找遍了火星也找不到他们的遗骸,连他们建设的基地也无影无踪。”士官低声争辩着,脖子上的青筋股起,腾腾地直跳。“如果只是出了事故,为什么什么也找不到?”
肖远征揉了揉太阳穴,他的语气变得严厉了起来:“NASA就能搜索遍整个星球?再者说了,地球上不也经常发生失踪的事情吗?”
“可是……”
“你是共产主义战士,怎么能那么不坚定呢?”肖远征挥手打断了士官的话,他站起来直视着对方的眼睛,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庄重,“这种明显就是谣言的事情,我不相信他们这群各行业拔尖的人会相信它。这很明显就是别有用心的人想要搞破坏!”
士官也站了起来,但是不敢直视肖远征的眼睛,低声地说:“是。”他又说了一句,“如果不是有人无故失踪,霍迪拉舰长为什么要把我们全部召回?”
“你看了今天早上发布的天气预警了吗?”肖远征将手腕抬起,小小的液晶屏上一副火星的气流图正有规律的运动着,这是早上监测人员汇报给霍迪拉的那幅图,预测火星将在20个小时内形成一场席卷全球的大尘暴,将在48小时内达到他们所在的地点。
士官点了点头,他还想再说什么却被肖远征强行打断:“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这一次的沙暴将会严重影响电子设备的运转甚至烧毁电子设备,而且这次沙暴的持续时间很长。如果我们全部躲在地下基地里,我们的补给怎么办?你觉得哥伦布号下达撤回飞船的命令仅仅是一拍脑袋的结果吗?”
肖远征看着他的样子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语调放缓了一点:“算一算,我们登陆到现在已经六个月零八天了,我们经历很多的困难,难道还挺不过这小小的谣言吗?”这句话的重点不是在后半句,而是前半句。
士官显然也是当局者迷,听到肖远征说到“六个月零八天”,他的眼睛一下亮了起来,说:“对啊,已经六个月零八天了,咱们不也没有消失吗?”他对着肖远征敬了个军礼。
肖远征回了他一个军礼,说道:“你晚上的工作是什么?”他指着身前一个显示器不断闪烁的数字,“不是来守着这些的吧?”
士官连忙摇了摇头,语气急促地说:“下面控制室收到史丹利少校的信息,说是有些设备无法拆卸,让我去看看。”他说完又跟肖远征敬了个礼,急忙走到门口扣上头盔执行任务去了。
“又开始扬沙了啊。”看着士官驾驶履带车消失在夜色中,肖远征颓然坐在椅子里,双手捂着脸,自然自语地说:“到底是谁不坚定啊?”
6
“什么?”霍迪拉猛然从床上弹了起来,他快步走出舰长室,对旁边汇报的上尉大声斥责道,“他们都已经四个小时没有消息了!为什么不早点来汇报?”
上尉怯懦地蠕动着双唇,支支吾吾地说:“往日也有三个多小时没有消息的时候,这次也没有多注意,直到我们的探测仪探测不到他们的踪迹才意识到发生了大事。”
“你探测到的时候已经晚了!现在这种时候你也能犯这种愚蠢的错误?你不知道我已经撤回了一百多人吗?”霍迪拉奔到指挥塔,声音几乎是吼出来,“对火星地表逐层探测,发射探测机器人下去!”
整个指挥塔顿时喧哗起来,键盘的敲击声,探测仪刺耳的“滴滴”更加频密地响了起来,几十个探测机器人从哥伦布号上发射出去。大尘暴刚刚开始还没有席卷到开荒的那个纬度,但是探测机器人的降落中也损失了好几台。
经过几个小时的不间断探测,火星上除了尘土什么也没有。哥伦布号上发出的呼唤信号都石沉大海得不到一丝的回应,飞船上的人都沉默了,最担心最诡异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
霍迪拉愣在椅子里,像是被抽走了所有的生气。忽然,他站起来看着负责收发讯息的少校,问道:“在这之前有收到他们的求救信号吗?”
少校摇了摇头,她是个女人,此时眼睛里已经噙满了泪水。似乎她和舰长都想做最后的努力,她低下头再一次检查了所有的信息,然后终于哭了出来。
霍迪拉一下子跌坐在椅子里,喃喃自语:“终究还是失败了。”
指挥塔陷入了沉默,没人说话,没人动哪怕一根手指,气氛压抑得让所有人喘不过气来。霍迪拉扫视了一圈,坐直了身体,整了整领口对工作人员说:“不亲眼看过,我不会放弃。”
所有人转头盯着舰长,他又说:“我要组织一队搜救小队,有谁自愿?”他看了看周围,伸手按下了通话按钮,“请所有舰队人员在指挥塔集合!”
留守在哥伦布号的有八十多人,加上撤回的一百多人,总共两百来人站在舰桥上,头顶的穹顶已经被关闭了,玻璃外只有冰冷的黑色钢板。霍迪拉看着这些男男女女疲倦的面孔,语气平静地说:“火星上的连接中断了,探测结果显示他们已经失踪,我将组织一队搜救小队,有谁自愿加入?”
虽然刚刚的集合,大家私下交流都知道了这个消息,但是舰长亲口说出来还是引起了一阵不小的喧哗。喧哗过后,竟然有八成的人都举了手。
舰长点了点头,说:“不需要太多的人,十个就够了。”他说完挑选了十个人,对他们说,“你们准备一下,十五分钟之后出发。”
“舰长。”被选中的其中一个人站了出来,他说,“三十年前的拓荒队失踪,NASA搜索了二十几年也没有一个答案,前几天失踪的那些人也没有找到,这一次就凭着我们这十个人吗?”
霍迪拉没有说话,只是坚定地走向舰长室穿戴自己的太空服,背影有些佝偻。
尽管霍迪拉希望能找到他们发现他们仅仅是通讯器坏掉了,而加固材料屏蔽掉了探测信号。想法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当霍迪拉踩上火星的表面,除了满眼的沙尘之外看不见任何人工的痕迹。
他看了看便携探测仪确认自己没有找错方位,但是他和所有搜救的人员还是不死心,他们把地下基地修建的地方通通查找了一遍,但是结果还是什么都没有,没有人,没有降落的痕迹,没有机器设备,没有挖掘的痕迹,什么都没有。
霍迪拉接过探测机器人的控制权,不甘心地一遍又一遍地扫描着地层,状态几乎疯狂。他的手剧烈的舞动着,脚下快步地移动,带动着灰尘飞起将他整个人都笼罩了起来。跟他一起登陆的几个人都静立在一侧,通话频道一阵静默,只有霍迪拉疲惫的喘气声和偶尔电磁干扰发出的“沙沙”声。
“找到了!”
“找到了?”所有人都怔了怔,不约而同地看向自己手里的电脑,地壳的某个位置一个光点若隐若现。
“一定是他们!”霍迪拉疯狂的在通话器里吼着,“你们还愣在那儿做什么?还要我教吗?”
扫描的工作迅速地分工开来,一台一台探测机器移动到光点的正上方,开始对它进行辨认扫描。所有人都做的格外的细致,小心翼翼地修正着数据,生怕遗落下一点蛛丝马迹。
但是,结果却让人失望。
“不会的!”霍迪拉盯着电脑,即使隔着头盔隔着厚厚的面罩,他的队员也能感受到他怒睁的双眼。“再扫描一次!”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牙狠狠地咬着,字几乎是一个一个蹦出来的。
扫描的结果是:那个光点是一百多年前地球发射的众多探测器。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堆积在一起。
“舰长,你们必须马上返航。”通信频道上,哥伦布号上监测官紧张地盯着屏幕,“沙尘暴就要来了!”
“还有多久?”舰长依然沉浸在颓然的情绪中,一名副官接过话,问道。
“大约2个小时。”
“舰长,该走了!”副官托住舰长的手臂,微微用力将他扯向自己。
霍迪拉没有说话,话筒里似乎传来了他的抽泣声。
他终于被压垮了,副官叹了口气,挥手招过两个人,对他们说:“将舰长扶上登陆舱,准备返航。”
霍迪拉似乎已经变成了一具行尸,任由他们拖拽着,忽然他手指着前方喊着:“他们在哪儿呢!”这一声让拖拽他的两个人愣了一下,霍迪拉猛地挣脱快步向他手指的方向冲去。
通讯频道里充斥着霍迪拉癫狂的声音:“他们在哪儿呢!”
副官是最先反应过来的人,但是也来不及伸手抓住他,只能看着他疯狂地向前飞奔。
“去登陆舱里把履带车开出来!”副官急急忙忙地吩咐左右,又带着剩下的人去追霍迪拉,此时他们的舰长已经跑出了很长的一段距离。
副官不断地叩击着舰长的私人频道,但是一次回应也没有,他不得不在公共通讯频道上大声地呼喊,但这也没有任何回应,耳机里只有“呼哧呼哧”的呼吸声,分辨不清这些呼吸声到底是谁的。
霍迪拉奔跑的步子不大,但频率很高,踩起来的烟尘形成了一道遮住视线的尘幕。大沙暴到来之前,天空也已经扬起了漫天的尘埃。
当副官挥手拨开挡在眼前的沙尘,霍迪拉离他只有不到两米,他一个纵身跳起扑了过去。但是前面的霍迪拉像是忽然踏进了空间的裂缝,从他迈出的左脚依次迅速地消失了。副官一下子扑了一个空,摔在地上,头盔上被地面的石头磕出了一道细微的裂痕。他的眼前除了放射状的裂痕,还有不远处的地面上一块一闪而过的蜂窝状的东西。
“舰长!”副官大声的吼着,亲眼目睹霍迪拉的消失让他燥热的后背迅速冰凉了下来,起了一层细密的鸡皮疙瘩。他重新叩击舰长的私人频道,显示却是连接失败而不是刚才的没有回应。
副官坐在地上,瞪着霍迪拉消失的地方,胸口剧烈的起伏着。
“副官,我们该走了。”旁边一个上尉在通讯频道上呼叫着副官,“哥伦布号上面已经发送了第二次急令。”
“嗯。”副官看了看他们,他们也目睹了刚才的那一幕,但是通讯频道中此时只有大家沉重的呼吸声,没人再说话。他站了起来朝登陆舱走去,说道:“准备返航。”
……
“哥伦布号,准许你们返回。”地球上的指挥中心发来一封简短的信息,他们在得知整件事情的翔实报告之后,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将这封信息发送给了哥伦布号,“对于此次的失败,我们深表遗憾。既然上帝已经放逐了我们,那我们只能自赎,欢迎你们回来。”
7
肖远征被手腕上的天气预警吵醒了,他睁开朦胧的眼睛,咕哝了一句:“又起风沙了吗?”等看清了腕表上红色的信号灯才一下子翻了起来,叫道:“是大尘暴来了!”他连续按了几下通讯按钮才想起来它们都已经被电磁干扰得自动关机了。
肖远征两三下穿好太空服,快步拉开登陆舱的门,沙子像是潮水一般顺着门缝涌了进来,他赶忙关上门,打开气阀回到舱内。
刚刚那一幕让他脑中一片空白,缓了半天才缓了过来,他抬手看了看腕表已经看不到任何信息,大尘暴让所有的电子设备都失去了作用。
登陆舱的玻璃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肖远征循声望去,外面的影像将他震撼得呆若木鸡。他看到的是弧线的洞壁上布满了拳头大小的空洞,它们泛着微弱的红光,像是呼吸一样一张一弛,周围漂浮的沙尘像是无数大鱼不停穿梭游动,登陆舱如同一块礁石矗立在中央,不停地有像鱼一样的沙尘击打上来。
忽然,所有的空洞同时闪亮起来,耀眼的红光一下子将肖远征晃得看不见任何东西,即使眼前有厚厚的反光面罩也抵抗不了这光芒,他不得不闭上眼睛拿手挡在眼前。
当他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外面又发生了变化。那些拳头大小的空洞一下缩小了变成了一个一个“蜂窝”间隔着分布在四周,那些像鱼一样的沙尘也消失不见了。肖远征趴在驾驶台上,透过前挡玻璃观察着四周,发现了之前史丹利未完工的隧道,隧道的旁边十来个红色的光球忽明忽灭,每一个光球的里面都躺着或者卷缩着一个人影。
“那是卡博尔吗?”肖远征自言自语,正当他准备再看清楚一些的时候,那些“蜂窝”又发射出了那种耀眼的红光。
肖远征猝不及防,一下子跌倒在地,他挣扎着爬起来。这一次他和他的登陆舱身处在一个更巨大的地下空间里,地面上或躺或坐,或者卷缩着更多的人。肖远征数了一下,一共三十人。在他们的四周,还歪歪扭扭的倒着很多散碎破旧的设备。有些设备上还涂装着字母和数字。
肖远征在出发前就翻阅过三十年前的那一次失败“拓荒计划”,照片上庞大的机器型号他看了不下数十次,这次明明白白地摆在他眼前正式那些照片上的东西,这让他心底突然生出一股莫名的感觉,像是兴奋、像是失落。
红光再一次亮起,这一次肖远征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他喃喃自语:“原来,这才是探索火星的方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