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界,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之间传递的不仅有知识、方法,更有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51年前的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中国空间环境预报事业也由此起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环境预报中心不仅提供精准的预报,以保障航天任务顺利执行,在一辈辈科学家的带领下,其科研育人的火种得以代代相传。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都亨认为,育人是在整个系统里进行的,通过日常工作去培育。都亨介绍,1965年,“东方红一号”的基本方案确定,面对东方红一号发射过程中可能在空间遇到的各种空间环境影响,都亨的老师赵九章先生主动请缨,用任务带学科式方法教导都亨和几位同事开始空间环境预报的科研工作。在当时的环境下,都亨和同事们需要自己去文献里查找资料,每周给赵九章先生作汇报,赵九章先生会帮忙做分析和总结,通过这种任务带学科式方法,在完成课题任务的过程中培养新人。
随着任务带学科的方法在空间环境预报中心不断实践,育人氛围也在空间环境预报中心逐渐形成,这种在任务中磨练心性的育人方式深深地影响着都亨以及预报中心的同事们。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一次次空间环境的保障实战中,龚建村、刘四清等中心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将科研育人的火种也得以传递。2003年研究生毕业之后到中心,从事空间环境预报保障服务工作的钟秋珍接受的就是“老一辈预报员传帮带”的培训过程,她曾在研究室的刘四清主任、师立勤主任亲自辅导下,完成预报服务的学习。
科研实践中“传帮带”的奉献精神,给予了预报中心青年科技人才更多在重大科研任务中“挑大梁”的机会。2008年,还不到30岁的罗冰显参与了神舟七号的空间环境保障工作,为国家首次航天员出舱活动,提供地磁活动条件等相关的预报。中心系统的育人方式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大舞台,让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也为预报中心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如今,在中国空间站、“天问一号”等重点航天任务中,青年预报员已经成为空间环境预报的中坚力量。预报中心第39号预报员袁天娇、系统组骨干人员鲁国瑞等都是“老带新”的亲身经历者,他们在培训期间是和老预报员一起搭班,学习积累预报的技能。
面向建设航天强国的梦想,预报中心积极承担着“为国育人”的历史责任。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开设《空间环境预报》、《空间天气前沿》课程,编写和译著教材;面向国家多个部门需求,设立联合教育基地,开展业务培训,大力支撑我国空间环境态势感知能力的发展;成立人工智能空间环境预警的创新工坊,开展联合研究生和预报员队伍的培养的工作。
育人精神是中国科学家精神之源,科技创新靠一代又一代人接力传承,科学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科技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对年轻人的关心和栽培,是每一代科学家肩负的重要使命。空间环境预报中心牢记“红色预报员”的初心与使命,用精准的预报保障历次航天任务顺利实施,树立起中国人探索太空新的丰碑,也秉承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传承“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科普中国中央厨房
新华网科普事业部
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
联合出品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