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于8月4日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1)》显示,气候系统的综合观测和多项关键指标表明,气候系统变暖仍在持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进一步加剧。9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报告称,未来几十年里全球所有地区都将面临气候变化加剧的考验。
日前,我国气象专家对气候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今年的极端天气较以往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极端天气呈现出了哪些新的特征?我们面对极端天气应当如何应对?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巢清尘就应对极端天气的新形态作出了介绍。
极端天气如何形成
对今年的极端天气,巢清尘表示,全球异常的天气气候事件近年来不断出现,今年全球气候呈现出整体极端情况,这既有常态下的必然性,也有今年的独特性。
巢清尘分析,第一是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使得某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断增大。气候变暖本身就会使高温热浪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加大。同时,气候变暖导致大气变暖后,大气中水分含量也会增加。理论上讲,温度每增加1℃水汽就要增加7%,更多的水汽实际上导致了大雨、暴雨出现的几率。
第二是大气环流的组合异常造成了常规气候系统的不稳定。今年7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升北抬的程度加深,其西边界到达我国华北东部和黄淮东部,来自太平洋的水汽不断地向北输送,到达了位于副高西边缘的河南地区,才给河南带来了这次暴雨天气。另外,台风“烟花”也加强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水汽。由于去年秋季到今年春季赤道附近的中东太平洋发生了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一般拉尼娜事件衰减年的夏季有利于西太平洋副高向北偏移,也促使水汽更多地到达我国北方。以上多方面因素使得今年的大气环流呈现出特殊情况。
来自极端天气的风险
巢清尘表示,极端天气主要会带来两个方面的风险影响。
首先是自然灾害风险。整体来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论在强度上还是频率上都会进一步增强。最明显的就是气候变暖后,会造成平均气温持续升高,极端热浪更加频繁。强降水以及由强降水引发的洪水几率进一步增加,海平面将进一步上升,进而导致沿海地区发生更多的洪涝。另外,积雪、河冰/湖冰会进一步减少,多年的冻土会进一步退化,气候系统中如大气圈、海洋圈、冰冻圈、生物圈等几个圈层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除了上述常规性的变化,复合型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也会增加。近年来,沿海地区以风暴潮,海洋巨浪、潮汐洪水等为特征的极端海平面事件频繁发生,这些海洋极端事件再叠加如强降水和强台风事件所造成的复合性灾害事件将更为常见。
其次是和社会经济系统叠加后会导致更严重的风险。巢清尘强调,气候变化还会涉及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城市化和气候变暖存在相互影响,比如高温热浪发生以后,城市人口和经济聚集的地方受灾严重程度就更明显,给城市用电、用水等带来巨大挑战;城市降雨之后,可能会引起城市内涝,造成交通瘫痪、人员生命财产损失等一系列的破坏;对于沿海地区,极端海平面事件的发生对沿海城市的基础设施、交通和生态系统都会造成很大影响。
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极端天气的加剧被证实与人类活动有关。巢清尘讲到,主要有四类人类活动影响着气候变化。
第一类是温室气体的排放,二氧化碳、甲烷、含氟气体等温室气体对大气起着加热的作用;第二类是气溶胶的排放会起到降温的作用;第三类是土地利用的变化,当土地性质经由种树、砍树等行为发生改变,会使得下垫面发生很大变化,从而直接引起大气环流产生变化;第四类是城市化带来的影响,一般人员聚集的城市地区的气温比田园农村地区要高。
巢清尘表示,从一般的感知角度来说,气候变暖主要是指温度,但是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6次评估报告中提出了气候系统的整体变暖,这种变暖是前所未有的。气候系统包括了大气、海洋、冰冻圈、生物圈等整个气候系统,这些圈层中的很多气候要素都在发生变化。温度上升,海洋热含量提高,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北极海冰范围缩小等都是受气候变暖影响。更多结论已经证明,这些变化都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
巢清尘表示,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是造成整个气候变化最明显的驱动力。
面对极端天气我们应该做什么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就是要减排,通过经济、技术、生物等各种政策措施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包括改变能源结构,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等。
巢清尘表示,目前我国对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应对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和加强。
第一是在经济建设过程中,要关注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发生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其带来的气候风险,进行气候的可行性论证和气候风险评估,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影响及早考虑。
第二是在气候变化风险监测和预警评估方面,要进一步提升相应的能力水平,提高监测预测的提前量和准确性。
第三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对气候变化关键问题的认识和气候风险管理水平。第四是要提高公众对于极端天气的防范意识。公众需要了解气象灾害的基础知识和防御手段,及时获取相应的信息。同时要培养公众养成绿色低碳的消费习惯。
科普中国中央厨房
新华网科普事业部
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
联合出品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