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潘厚任:研制“东方红一号” 我们是白手起家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原创
栏目聚焦我国前沿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收藏

潘厚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组副组长。但是,潘厚任更愿意形容自己为“做布朗运动的老头”,他认为自己像永不停息做着无规则运动的微小粒子,只不过,他的“布朗运动”一直在科学的轨道上。4月24日,以“弘扬航天精神 拥抱星辰大海”为主题的中国航天日直播活动线上开讲,活动邀请时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组副组长潘厚任,在线讲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故事。

1958年,我国科学家提出研制人造地球卫星的建议,成立了以中科院为主组建专门的研究、设计机构研制人造地球卫星,代号“581”任务。潘厚任南京大学毕业后从北京天文台筹备处转到“581”组工作。谈到转到“581”组的经历,潘厚任说:“我是学天文的,刚开始正式分配到那我还有点不愿意,可是我深入进去以后发现,很多航天的基本理论、技术,跟天文都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我的天文梦和航天梦就融合在一起了。”

“当时我们要让‘东方红一号’‘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潘厚任在采访时表示,“上得去”的意思,是把卫星送到预定轨道,让它绕着地球转并且不掉下来,卫星的速度一定要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每秒钟要走7.9千米。“抓得住”的意思是,卫星的直径为一米,发射到轨道上以后,肉眼看不见,但是通过地面上观测站能够对卫星进行实时跟踪测量,可以知道卫星的运行规律,使仪器都能够把它跟踪到,数据能够收回来。“听得见”是指让卫星能够在太空奏响《东方红》乐曲并被地面收音机接收。“看得见”是指地面上肉眼可以看得见卫星。

在当时中国工业基础薄弱,科研条件较差,所以,“东方红一号”的研发工作几乎都是从头做起。“人造卫星当时在国际上也是最尖端的事情,对我们国家来说困难就非常的大,我曾经打过一个比方,假如我们把发射人造卫星比作像吃一个馒头一样,那么,当时的科研人员要从开垦荒地做起,然后才能种麦子、磨面粉、蒸馒头。‘东方红一号’就是这样,元器件、原材料和工艺等等,几乎任何事情都是在从头做起,白手起家。”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中国人从此拉开了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活动现场,潘厚任还和网友连线互动,解答了网友的在线提问。本次活动由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新华科普、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航天基金会主办,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协传播中心协办。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