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建设“无废社会” 突围垃圾围城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原创
栏目聚焦我国前沿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收藏

13日,由“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国图讲坛、新华网科普频道主办的“打造‘无废城市’,让废物变资源”讲座在国家图书馆学津堂开讲。

活动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专家委员会主任杜祥琬为现场观众详细介绍建立“无废社会”的目标,并阐述了固废资源化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无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生活过程中,都会有大量的固体废物排出,如果不进行妥善处理利用,不仅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资源造成极大浪费,还会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固体废物’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是可以资源化利用的。”在杜祥琬看来,眼下,我们面临着如“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等环境问题,建设“无废社会”,是生态文明建设内在要求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抓手,其潜力和潜在效益巨大。

“‘无废城市’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完全资源化利用。”杜祥琬介绍,“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

建立“无废社会”并非我国独有愿景,事实上,这也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规划目标。如日本持续推进建设循环经济社会基本规划,欧盟委员会先后发布了“迈向循环经济:欧洲零废物计划”“循环经济一揽子计划”等措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国家建设“零废弃”社会的做法也为我国建设“无废城市”提供了宝贵经验。

2019年4月底,11+5“无废城市”试点确定。11个“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分别为广东省深圳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安徽省铜陵市、山东省威海市、重庆市(主城区)、浙江省绍兴市、海南省三亚市、河南省许昌市、江苏省徐州市、辽宁省盘锦市、青海省西宁市。此外,将河北雄安新区(新区代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代表)、中新天津生态城(国际合作代表)、福建省光泽县(县级代表)、江西省瑞金市(县级市代表)作为特例,参照“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一并推动。杜祥琬说,当前我国固体废物产生和利用现状与未来“无废社会”所要求的市场发展需求及行业发展的预期,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需要长期探索与实践。“无废城市”是“无废社会”的第一步,建立“无废城市”试点,是为了探索构建固体废物分类资源化利用体系,系统总结试点经验,在全国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无废城市”建设示范模式。

杜祥琬表示,要实现固废处理市场的正规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全民的参与。由“无废城市”走向“无废社会”是美丽的事业,更是艰巨的事业。他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有思想准备去克服各种困难,不厌其烦、百折不挠地付出心血与智慧,并用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让“无废社会”走向现实。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