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学术资源科普化、医学科普学术化”推进医学科普可持续发展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原创
栏目聚焦我国前沿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收藏

新华网上海8月28日电(钟艳平)“我本身是一名临床医生,2014年,在参与《急诊室故事》纪录片的拍摄时,我发现老百姓有很多科普需求。如果医学知识普及、健康知识教育工作能做好,那对老百姓健康管理会有很大促进作用。从那时起,我和同事们就开始了医学科普工作。”日前,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主办,上海科协大讲坛、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医疗健康专委会、“达医晓护”全媒体医学科普品牌、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等承办的“暑期院士专家系列讲坛”活动第五场讲座中,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医疗健康专委会主任、上海市东方医院急诊部常务副主任王韬接受了新华网专访,分享了他与医学科普的缘分。

王韬表示,现在是“人人传播,万物皆媒”的时代,但信息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信息良莠不齐的状况。他认为,医护人员应该积极参与医学科普工作,发出专业的声音,这样才能使“伪医学知识”无藏身之地。“医护人员应将医学科普与本职工作相结合,科普、学术从来不是分离的,事实上是一件事。”王韬觉得,只有把“学术资源科普化、医学科普学术化”这两件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医学科普的可持续发展。

王韬认为,医学科普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是防病、治病、养生等,这是谈病的层面。第二是看病层面,也就是科普就诊制度、政策、流程以及一些医学常识,例如,如何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等,这些都是老百姓非常有必要了解的医学知识。第三个层面是传播医学科学、医学人文精神,让公众明白医学的局限性,认识到医学是科学而不是“神学”。如果做好了这三个层面的普及,就能促进老百姓对医学的认识、医护人员的理解。

对于如何更好地促进医学科普发展,王韬希望,相关部门能在政策、制度上给予医护人员更大的支持和鼓励。同时,他建议医护人员开展科普工作时要注重方式方法,不断加强对内容、形式、传播渠道等相关内容的学习。“医护人员的医学知识很丰富,但传播并不是他们的强项,所以还得进一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给老百姓传递精确、专业、科学的医学知识。”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