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海洋、生物我国科技取得哪些新进展?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原创
栏目聚焦我国前沿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收藏

新华网上海8月27日电(钟艳平)日前,“暑期院士专家系列讲坛”活动第七场讲座在上海科学会堂开讲。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光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市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薛广涛,中国科学院生化细胞所研究员吴家睿,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王士维参加活动并发表主旨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主持活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主持活动

李光明作《从环境视角谈空间与海洋科技发展》主旨报告,他表示,海洋是人类巨大的资源宝库,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石油、天然气、鱼类等,能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新的空间。“空间与海洋污染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太空垃圾对航天飞行器及地球上的生命体均会造成影响,大量生活污水、化肥,含氮、磷的植物营养物质等陆源污染物以及塑料、微塑料进入海洋,对海洋环境会造成破坏。”李光明说,面对这些挑战,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新技术以及相关解决对策,例如,研发了主动清理空间碎片的飞行器,发射了捕获、清除太空垃圾的卫星等;在海洋污染处理方面,建立了深海实时科学观测网,推进了海洋卫星监测技术等。

薛广涛作了《新型信道通讯与感知技术研究进展》主旨报告,重点介绍了新型旁路通信与感知技术。围绕旁路通信、旁路感知,薛广涛及其团队近几年开展了相关方面研究和应用。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在没有NFC配置的商用手机上实现类似于近场通信功能、实现对用户无干扰的隐形的磁力二维码、监管特殊人群的移动设备APP使用情况等功能,以及防偷拍的安全二维码等应用。

“我们生活的周边遍布着各种生命,例如,庭院里有各种各样的植物,树上有知了,河塘里有鱼,那这些生命为什么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呢?”吴家睿在《生命之“书”的 3.0 版》主旨报告中说,生命像是自然界写成的“书”,每种生命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书”。吴家睿介绍,生命之“书”最初的版本是0.0,由A、T、G、C四种碱基像字母一样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书写,以染色体形式保存在细胞里,指导生命信息一代代传递,并指导功能分子蛋白质进行合成。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基因工程技术诞生,生命之“书”进入1.0版,可以被改编,例如DNA克隆;2008年,人工合成了Mycoplasma genitalium的基因组,生命之“书”可以被人工全合成,进入2.0版;2014年,美国科学家成功构建了包含一对人造碱基(dNaM–dTPT3)的人工合成细菌,成功实现了人造碱基对的体内复制。这使得生命之“书”进入3.0版,人工开始构建全新的生命之“书”。2018年,中国科学家将天然酿酒酵母的16条染色体融合改造为1条巨大染色体。

王士维发表《透明陶瓷及其应用》主旨报告,他介绍,透明陶瓷是能够通过光线并能够成像的陶瓷。光线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等,其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耐腐蚀等特性,还具有热物性好、可高浓度掺杂、成分分布可控可设计、可近净尺寸成型、可实现大尺寸制备等优点,但其制备工艺流程较长,目前还面临着大尺寸和高光学质量样品的制备难题。王士维表示,由于透明陶瓷的独特优势,其在高能激光、高端医疗、大空间照明和强光防护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主办,上海科协大讲坛、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交叉学科中心、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等承办,活动吸引近300人参加。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