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郑慧琼:太空中的植物研究是利用太空来研究生命本质的需要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原创
栏目聚焦我国前沿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收藏

近期,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研究专业委员会等主办,中国科学院微重力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空间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太空应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联合承办的第十二届亚洲微重力会议在珠海落幕。会议同期开展了“空间科学”科普珠海行活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生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郑慧琼接受新华网采访,解读空间站工作开展的意义。

新华网:在太空中做植物研究有什么重要意义?

郑慧琼:在太空当中研究植物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出于我们探索生命本质的需要,其次也是我们人类发展的需要。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在地球重力的情况下进化而来的,所有生物的外形结构、代谢,甚至遗传机制,都是跟我们地球的重力环境相适应的。我们利用太空的环境,便可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地球上的生命活动,以及生命是怎么进化来的。

另外,植物在太空当中的生长也与人类的发展相关,因为植物为人类和地球上其他动物提供了大部分的食物,但是我们现在所有的生物学知识都是在地球环境下才成立的,如果我们的植物被种植到太空当中,由于太空的环境跟地球的环境有巨大的差异,重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到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来指导我们将来在太空当中进行粮食生产或者蔬菜的种植。

新华网:这些研究对空间站未来的工作开展,有什么样重要的意义?

郑慧琼:通过研究植物学,我们可以向大众科普地球生命在空间环境当中的生存状态是怎样的。

空间站要研究一些关键技术,未来建立地外基地,关键技术就可以在空间站上进行研究。在植物研究方面,我们一方面要研究一下哪些植物的品种更适合在太空中进行生长,通过怎样的技术让植物在空间能够最大化地生产。同时,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也可以为地球上的农业生产进行指导。

新华网:您觉得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对青少年进行科普?

郑慧琼:向青少年科普首先要了解他们的需求,然后从他们能够理解的角度来进行讲解,青少年就容易受到启发。

科普工作与学校的教学是有区别的,科普的目的就是引起青少年的好奇心,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引发他们的好奇心,科普的目的就到了。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