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河口海岸的“伯乐”——陈吉余院士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原创
栏目聚焦我国前沿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收藏

陈吉余我国著名的河口海岸学家,是我国河口海岸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的主要开拓者,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河口海岸众多,而“伯乐”很少,陈吉余就是河口海岸的“伯乐”。

1989年,上海黄浦江污染严重,自来水水质不佳,需要寻求新的水源地,相关部门将松浦大桥一带作为新的水源地选址,而这个方案却遭到了陈吉余的坚决反对,他认为青草沙才是未来水源地的最好选址。

1990年,在上海市引水水源讨论会上,他提出了“干净水源何处寻,长江河口江中求”的论断,认为青草沙可以成为上海未来的水源地。终于在1992年,他的建议得到了肯定和支持。最终,青草沙水源地工程顺利竣工,优质原水惠及了整个上海,也为这座城市的供水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选址也饱含着陈吉余的大量心血。机场选址时,陈吉余建议把机场建到海堤外的滩涂上。他认为,这样既可避免征用农田、大规模拆迁,又能围海造地、利用潮滩。而且,机场建在海堤外也不会对附近居民有噪音的影响,还能为未来的发展留有广阔的余地。最终,陈吉余的建议得到了肯定和采纳。由于机场的建设占用了鸟类迁徙活动的区域,为了保障生态平衡,就必须给候鸟寻找新的栖息地。陈吉余牵头组成了多学科课题组,将距离机场十多公里的九段沙实施种青促淤引鸟工程,为鸟儿开辟了新的生态乐园。

如今,这位老人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为我国的发展建设所做的贡献,值得我们铭记。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