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五台山东南脚下有一排土窑洞,上世纪70年代末,李振岐将于窑中的一孔窑洞设计为学校植物保护学院的实验室,进行农业植物病理学研究。
李振岐出生于河北省遵化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从小学习十分刻苦,初中毕业后,因家庭困难,无力支付高中学费,转而就读华北农业技术学校,毕业后,李振岐报名参军,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军旅生活。从军的李振岐并未放弃求学梦想,退伍后如愿进入了西北农学院学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950年,以条锈病为主的小麦锈病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流行,这是一种通过空气传播的低温真菌病害,是世界小麦生产的主要公敌之一。小麦患病后,在叶片、叶鞘、茎秆等部位产生铁锈色的疱状病症,因此,人们称之为锈病,也叫“黄疸病”。在一般流行年份,这种病害可使小麦减产10%-20%,在特大流行年份,可使小麦减产60%以上,严重时甚至绝收。小麦锈病也成为了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第一大病害。
也就在这一年,刚刚毕业留校任教一年的李振岐,作为青年科技骨干,走进了专门研究和防治小麦条锈病的全国性协作委员会。李振岐及其团队在小麦产区进行了广泛调查,同时创造性地开展室内外接种试验和太白山区不同海拔高度田间试验。经过六年的艰苦探索,李振岐掌握了锈病病菌的基本特点,写出了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术论文——《陕、甘、青小麦条锈病发生规律之初步研究》,为研究我国小麦条锈病的流行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振岐在研究小麦锈病病害的过程中,发现锈病病菌只有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才能生长传播,但由于当时的研究条件十分简陋,实验研究每年也仅仅只能做5个多月,李振岐便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延长科研实验的时间。建设人工气候箱投资巨大,经费不足以支撑,于是李振岐想到了当时还是职工宿舍的窑洞。最终,李振岐把土窑洞改造成了低温实验室,并挂上“植物免疫实验室”的牌子,大大延长了科研实验的时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坡下的这个院子,也就成了日后著名的窑洞实验室,在这里相继走出了李振岐、康振生两位院士。
2007年9月23日,李振岐逝世。他的一生情牵西北、心系农学,为保障我国小麦生产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