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20日电 日前,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新华网承办的“信息化手段升级推动科普服务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中国科协科普部科普信息化处处长张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特任副研究员梁琰、西奥多·格雷、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周建华、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科研与产业处处长陈洪、中央电视台《加油,向未来》制片人王雪纯等参加,围绕“科学素质促进:创新与发展”主题,对社交化的科普内容创作与传播中,如何有效运用互联网、电视媒体、科普游戏等手段创新科普进行探讨,发表各自观点。
梁琰:信息化手段包括各种各样技术的应用,这对科普非常重要。
如今信息量太大,希望科普能扎根到教育,因为孩子们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要让他们从小学接触科学。让孩子们背诵化学方程式可能非常枯燥,但围绕化学反应拍摄高清微观视频,能使孩子们直观的、近距离观察到化学反应纯粹的美,希望通过这类视频能激发孩子们对科学感兴趣。
西奥多·格雷:科学的沟通一定要跟生活联系起来,人们才会知道化学与生活的相关性。
如果在科普宣传过程当中,把高质量的材料提供给媒体,让媒体进行大众传播,让更多人可以从科普APP当中,或者高科技的手段当中了解到科学知识,那它的意义就是非凡的。适当使用高科技手段,对于科普的传播与落地应用十分有益。
周建华:如果把科普定义为科学知识的普及,信息化手段无疑有巨大的优势。
从教育的角度,在小学阶段让学生以动手为主,引发兴趣,求知欲、好奇心。初中阶段应该了解必要的知识。到高中阶段就要经历一些比较完整、严格的科研过程。用信息化手段助推知识传播的方法很有效,未来,教知识的任务可能会交给人工智能,但真正的育人还是要交给老师。
陈洪:科普很多内容是想把精神力量、思维方式和科学知识传导给孩子。
传导科学知识的过程当中,应该提高趣味性、娱乐化。信息化手段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工具,不管是生产型工具,还是传播性的渠道,都给人们提供了很多便利,我们会越来越习惯于通过新的信息化手段传播科普内容。
王雪纯:科普节目最朴实的目的应该是把相关知识展现出来,引发观众兴趣,激起受众好奇。
现在科普的环境已经形成,是非常好的时机,但现在的科普手段多了,产生的内容也多了,可能标准就不是特别一致,科学信息传递过程中可能产生误导,甚至是一些歧解,因此需要更多探讨和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