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熊远著:我国第一位养猪学院士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原创
栏目聚焦我国前沿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收藏

有这样一位学者,他与猪相处了半个多世纪,对猪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只要走进猪棚,心情就特别好。”同事打趣说:“猪是他心头的宝贝疙瘩。”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第一位养猪学院士熊远著。熊远著是我国著名的动物遗传育种学家,长期致力于动物遗传育种,特别是猪遗传育种的科研教学,为我国畜牧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诸多贡献。

熊远著是一位“大器晚成”的科学家。他青年时代因病几度休学,29岁大学毕业,53岁被评为副教授,56岁成为教授。为了育种,他在猪场吃住,正是由于他严谨执着、厚积薄发的治学精神,69岁时,他成为我国养猪学界的第一位院士。

熊远著出生于鄂西北山区——竹山县,熊家在当地属于书香世家,潜移默化下,少年熊远著对中国文学、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他阅读了大量的古文、诗赋和史书。1950年,熊远著凭着坚实的文化基础被多所高校录取,最后他选择到华中农学院学习。进校之初,他先后选择了植物保护、园艺、森林、兽医等专业试读,最终在机缘巧合下选择了畜牧专业。熊远著勤奋好学,除了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以外,他还自学了达马克的《进化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孟德尔的《遗传学》……

上世纪70年代,熊远著和同事提出大胆设想――选育瘦肉猪。主持承担“湖北白猪选育”课题后,他吃住基本在猪场,当起了名副其实的“猪倌”。

20世纪80年代,熊远著带领团队培育出我国自己选育的第一个高瘦肉率的猪母本新品种——“湖北白猪”及其品系,又优选出瘦肉率高、质优味美的“杜湖猪”。

在成功面前,熊远著和他的团队并未止步。他们跟踪世界猪育种研究前沿开展攻关,承担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其中,中国瘦肉猪新品系选育与配套技术、DIV系优良种猪示范推广分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DIV1系持续选育与配套利用获“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瘦肉型猪新品种(系)及配套技术的创新研究与开发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熊远著的心里,猪的哼叫声就是最美妙的音乐。在他看来,猪育种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坚守。2017年1月30日,熊远著逝世。他的一生耕耘不止、奋斗不息,人们将铭记他。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