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上海科协大讲坛管理办公室、新华网“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承办的“暑期院士专家系列科普讲坛”活动之“追寻深海的秘密——南海的形成及其探测”在沪举办,活动期间,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周怀阳接受新华网专访,对海洋观测领域的相关知识进行科学解读。
新华网:研究人员是如何对海洋进行观测的?
周怀阳:海洋观测范围广泛,通过肉眼与各式仪器设备,对海面、海水甚至海底的观测,都在海洋观测的范围内。
海洋科学的基础是海洋观测,之前主要通过船上所搭载的仪器设备进行观测。现在所谓的海底观测或者海洋观测,是用光电缆将各式传感器连接起来,在陆地上就可以实时看到放在海里的传感器观测到的数据,这是最新的海底观测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新华网:建造海底观测系统的主要难点有哪些?
周怀阳:难点涉及到方方面面,不但测量精度要求比较高,传感器的稳定性也希望比较好。
有的传感器在海里放置几个月后就会发生飘移,或者得到的数据无效,所以从电、通信、传感技术,到数据的处理、数据的标准等等,整个海洋观测涉及的技术内容范围非常广泛。随着海底观测系统观测频率的大幅提高,数据量也随之增加,数据处理需要和云技术、大数据技术相结合。另外,以前人们忽视了频繁人类活动对水下长期观测设施的影响。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防护措施,海底观察系统设备就会遭到人为破坏,所以,目前我们在做各种各样的工作,以达到长期保护水下设备的目的。
新华网:实现长期的海底观测需突破怎样的技术难关?
周怀阳:最大的难点还在于海底观测系统的技术攻关。
之前的传感器是通过电池供电,每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记录一个数据,可使用一年的时间。现在使用光电缆连接传感器,通电以后,可以在几秒内收集一次数据。海底观察系统主干系统设计寿命20至25年,这对主干系统和传感器都是考验。因为海底观察系统是一项新世纪以来的新事物,至今国际上的传感器也都没有经历过这么长时间的考验,希望未来传感器技术有大幅度提升。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