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培肃:我国计算机领域的先驱者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原创
栏目聚焦我国前沿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收藏

“一个人在一生中,常常会有一些改变命运的重要转折点。对于我来说,这个重要的转折点出现于1952年的一个晚上——我第一次谒见华罗庚教授时。”我国计算机研究的先驱和我国计算机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培肃生前回忆涉足计算机领域时说。正是这个转折点,使她成为我国计算技术的开拓者。

1952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华罗庚提出要在中国研制电子计算机,夏培肃积极响应。1953年,我国第一个计算机科研小组成立时,小组只有三个人,其中就有夏培肃。当时,国内没有一本叙述电子计算机原理的书,她们就从英文期刊中一点点查找,并逐字抄录下来,就这样制定了计算机的开发思路。

由于院所调整以及人员变动,到了1958年,最早的3人小组中,只有夏培肃一人坚持下来。1960年,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7计算机设计试制成功。夏培肃完成了该机的总体功能设计、逻辑设计、工程设计、部分电路设计以及调试方案设计,提出并主导设计采用了当时先进的磁芯存储器。这台占地60平方米的电子管数字计算机,磁芯存储器的容量为1024字,可以连续工作20个小时。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电子计算机,1955年,夏培肃着手编写计算机原理讲义。当时,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术语和名词都是英文的,她在编写计算机原理讲义时,反复推敲,将英文专业术语意译为中文,并在全国沿用至今。

不仅如此,1956年3月,夏培肃创办了一个计算机原理讲习班,讲授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原理。这个讲习班,被认为是中国计算机界的第一个计算机原理讲习班。

中国首台自行设计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7机,《计算机学报》,《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专业……这些事物的诞生,都有夏培肃的身影。

2011年,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颁给夏培素首届终身成就奖,肯定了她为中国计算机事业贡献的一切。为了纪念她从事计算机工作50周年,首款龙芯处理器芯片被命名为“夏50”。

2014年8月27日11时10分,夏培肃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1岁。斯人已逝,风范长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夏培肃用自己的言行为后学树立了榜样和标杆。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