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研究发现儿童食物过敏的触发机制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原创
栏目聚焦我国前沿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收藏

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记者李雯)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婴儿湿巾中含有的化学物质会破坏皮肤表层。如果孩子本身就已携带皮肤屏障受损相关的突变基因,那么接触这些化学物质会提高他们食物过敏的风险。

美国西北大学和印第安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变应和临床免疫学杂志》上发表了相关论文。他们说,携带皮肤屏障受损的相关基因突变、后天环境中皮肤接触婴儿湿巾等含有的化学物质以及接触食物过敏原等因素,共同诱发了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食物过敏反应。

在实验中,他们让携带皮肤屏障受损相关突变基因的新生实验鼠皮肤接触婴儿湿巾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月桂醇硫酸钠,并在两周时间里让它们的皮肤接触食物和灰尘过敏原3至4次,每次40分钟。之后,这些实验鼠在食用鸡蛋或花生后,接触过敏原的皮肤部位以及肠道内都出现了过敏反应,且出现了严重的过敏症状如体温下降。

研究人员解释说,表层的皮肤是由脂质构成的,婴儿湿巾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月桂醇硫酸钠会破坏皮肤的脂质屏障。如果孩子本身就已携带皮肤屏障受损相关的突变基因,那么接触这些化学物质就会提高他们食物过敏的风险。

为降低食物过敏的风险,研究人员建议,家长应限制使用婴儿湿巾,并在洗澡时彻底用水洗干净婴儿身上的肥皂沫或浴液,减少接触月桂醇硫酸钠。家庭成员在接触婴儿前,也要洗手来减少婴儿皮肤接触食物和灰尘过敏原的机会。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官方微信(kjqydst)。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