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中国科学家开发出“可视化”的“心脏芯片”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原创
栏目聚焦我国前沿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收藏

4月2日,中国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赵远锦教授在进行“心脏芯片”的后续研究。新华社记者 孙参 摄

新华社南京4月2日电(记者邱冰清、王珏玢)东南大学2日向社会通报,该校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赵远锦教授课题组,最新研发出一种可变色的“心脏芯片”。这种芯片可以在体外模拟心肌细胞的跳动和收缩。未来,这项技术有望替代生物体,观察各种药物对人体的影响。

“器官芯片”是近十年来医学界新兴的热门研究领域。在模拟人体血液循环、血供等的微型芯片上,科研人员可以构造出各种仿生微器官,在体外模拟人体器官运作。研究人员设想,未来取人体表皮细胞,就可以在体外“诱导”其成为心、肝、血管等各种细胞,将其移植到“器官芯片”上,就能在体外实现各器官的功能。用这样的“器官芯片”试药,可以代替活体试验,进行药物评估和生物学研究。

4月2日,课题组研究人员展示“心脏芯片”(右)及其制作材料。新华社记者 孙参 摄

此项研究中,科研团队受到变色龙启发,在微芯片上加入一种具有特殊光学结构的凝胶。这种凝胶与心肌细胞组合在一起,当心肌细胞舒展、收缩时,凝胶颜色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研究人员用药后,心肌细胞的搏动状况可通过颜色变化直观体现,相关药物对心脏造成的影响也一目了然。

“这项技术在心肌相关的新药评价和疾病研究中有独特优势。以后它可以代替药物测试的志愿者和动物试验,更经济、无创伤,而且能根据不同病患的情况实现精准医疗。”赵远锦说。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官方微信(kjqydst)。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