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华盛顿1月2日电(周舟 林小春)美国科学家团队首次用小鼠干细胞培育出带有毛囊的皮肤组织,为理解毛发生长、皮肤癌成因和开发新药物提供新可能。
2日发表于《细胞报告》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培养基中的皮肤类器官可长出表皮和真皮组织,并构造出毛囊。毛囊是包围在毛发根部的囊状组织,与表皮和真皮相连。
论文通讯作者、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卡尔·科勒说,皮肤组织看起来像“漂在培养基上的小棉絮球”,毛囊从小球的各个方向长出来,像“蒲公英种子”,培养出来的毛囊种类与小鼠皮肤上自然生长出来的类似。此前科研人员培养的皮肤组织都未发现有毛发生长。
研究人员发现,表皮和真皮必须以特定方式同时生长才能发育出毛囊,即表皮细胞长成圆形胞囊,真皮细胞再将这些胞囊包裹起来。如果该过程遭到破坏,则无法形成毛囊。
但该研究培养出的皮肤组织形态使毛囊长入真皮囊内,因此毛发无法脱落。研究人员认为,如果毛发得以在培养基环境中实现自然循环,将对新药开发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
科勒还认为,小鼠皮肤培育技术有望为产生人类皮肤类细胞提供基础。
“研究有助于了解皮肤癌的发生机理,并为药物测试提供一种超级模型。”科勒说。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官方微信(kjqyd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