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中核集团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启动的供热演示项目——泳池式轻水反应堆(49-2堆)实现安全供热满168小时,为该院部分办公楼供热,面积约1万平方米。这标志着我国在核能供热技术领域的自主研发取得重要进展,为我国利用清洁能源供暖提供了新选择。
据中核集团泳池式低温供热堆总设计师柯国土介绍,中核集团将泳池式低温供热堆型号、代号分别确定为“燕龙”和“DHR-400”,28日正式对外发布。“DHR-400”意为区域供热反应堆,“400”指核反应堆热功率400MW。据测算,一座400MW的“燕龙”低温供热堆,供暖建筑面积可达约2000万平方米,相当于20万户三居室。其原理是将反应堆堆芯放置在一个常压水池的深处,利用水层的静压力提高堆芯出口水温以满足供热要求。热量通过两级交换传递给供热回路,再通过热网将热量输送给千家万户。
“核能作为一种安全、清洁的能源,为我国冬季绿色供暖提供了新选择。”中国科学院王乃彦院士表示,作为一种技术成熟、安全性高的堆型,“燕龙”池式低温供热堆具有“零”排放、投资少等特点,选址灵活,内陆沿海均可,非常适合北方内陆,反应堆退役后厂址还可实现绿色复用,而且供热堆使用寿命为60年,供热的性价比优于燃气,与燃煤也有经济可比性。(记者 袁于飞)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官方微信(kjqyd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