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1月8日电(记者李伟)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聚集着大量的珊瑚礁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展开。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对东南亚地区珊瑚礁灰岩开展桩基承载特性模拟试验,首次获得珊瑚礁灰岩嵌岩模型桩承载性能演化规律,揭示了桩—岩相互作用机制。
我国援建的中马(马尔代夫)友谊大桥的桥梁桩基就是完全建立在珊瑚岛礁地层结构之上,受珊瑚礁地层、高辐射、高湿度、高盐等多方面因素,工程条件极为恶劣。
而且目前国内外对生物成因的珊瑚礁灰岩(碳酸盐岩类)中嵌岩桩如何设计尚无规范,且缺乏相关经验借鉴。
为科学、合理选取嵌岩桩设计参数,中科院武汉岩土所海洋工程地质珊瑚礁科研团队对取自马尔代马累岛和机场岛桥基位置的珊瑚礁灰岩开展桩基承载特性模拟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桩岩界面先后经历弹性剪切、剪应力跌落和摩擦剪切三个不同阶段。试验中还发现,在低围压下,礁灰岩的残余侧摩阻力与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围压的增大,残余侧摩阻力受围压影响较大。
相关研究成果为中马友谊大桥嵌岩桩的科学设计提供了关键技术参数和理论支撑,为广大珊瑚岛礁地层结构基础建设提供了更多可借鉴经验。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官方微信(kjqyd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