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最新研究成果有助濒危珍稀藏药手掌参保护与开发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原创
栏目聚焦我国前沿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收藏

新华社西宁5月21日电(记者王大千、王鹏)由青海民族大学承担的珍稀藏药手掌参的研究近期有了新成果。科研人员发现手掌参菌根真菌对于肿瘤和老年痴呆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相关研究成果还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手掌参资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目前,青海省科技厅组织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大学等部门的专家进行认证,通过和国内国际已有的手掌参研究成果进行对比,确认青海民族大学此次的研究具有创新性,专家组也认定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了解,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地区的手掌参是一种珍稀的藏药,千百年前,就有藏族群众将其研磨成粉,兑入牛奶中饮食,可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由于其遗传多样性低,又被过量采集,目前已成为濒危植物。青海民族大学药学院院长林鹏程是手掌参研究的学科带头人,他告诉记者,目前野生手掌参一年的收获量只有2吨,种子的实验室成活率也只有1.3%,这也使得对手掌参的生长习性和繁殖等研究迫在眉睫。

从2005年开始,林鹏程就带领12人的科研团队开始了相关研究。“我们发现手掌参的种子是没有胚乳的,因此它没有办法为自身提供营养和能量,而需要通过‘吸引’其他的微生物寄居在其种子当中,由这些微生物为手掌参的成长提供营养和能量。”林鹏程介绍,科研人员正是从这些微生物的角度出发,尝试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微生物发酵得到了手掌参的菌根真菌。“分析成分后我们发现,实验室培育的菌根真菌代谢物也含有可以抗肿瘤和抗老年痴呆的物质,其成分和手掌参相同。”

“这一研究成果意味着我们可以逐步解决制造抗肿瘤和抗老年痴呆药物的原料问题。”林鹏程说,“今后可以通过实验室培育菌根真菌来获得原料,不需要大量采集手掌参。”同时,微生物的性状被充分描述,也有利于人们选择更适宜手掌参生长的土壤类型,通过野生抚育的方式提高手掌参的物种数量,这对这一珍稀物种的保护开发意义重大。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官方微信(kjqydst)。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