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曲江新区打造西北最大 “互联网+”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原创
栏目聚焦我国前沿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收藏

□记者 林晓鸿 王赫

在互联网创业高潮迭起的年代,西安雄厚的智力资源如何变为生产力?西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孵化成新兴的产业?西安在创业领域的“另道”在什么地方?

去年以来,以文化、科技和互联网为定位的曲江新区,大动作频频,开始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布局,显示出一种着眼于未来的创新、尝试与探索。

曲江从原有的“文化+旅游+城市”的产业定位,正在向“文化+科技+无限可能”尝试,在移动互联、数字出版、文化创意、影音动漫、语言翻译、艺术设计等产业不断发力拓展。

曲江的“双创”以西安文化科技创业城为依托,规划了苗圃园区、孵化园区、加速器园区、产业园区。目前,苗圃园区已经聚集了8个专业孵化器,创业企业和项目68个,估值突破15亿元。尤其是去年引进的北大科技园,可以为创业者对接中国最前沿的资本、技术和人才资源。

369互联网创新创业基地,则是曲江在创业孵化与产业园区融合发展上的“大手笔”,规划上就已显出不小的野心:为创业团队提供一站式和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打造西北最大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计划五年内实现年营收300亿元。

当一两万年轻人怀揣梦想,在369互联网创业基地聚集、创业、生活,这一大群敢想敢拼的聪明大脑,未来会给古城带来什么样的“核反应”?

上万年轻人将在此聚集

雁塔南路上驶出“创业航母”

3月16日,以翻译和动漫游戏为主的36个创业团队,首批进驻雁塔南路的369互联网创业基地。几百号年轻人相聚在创业咖啡吧里,新奇、兴奋溢于言表。从这天起,他们将在这里开启热气腾腾的创业打拼之路。

这个创业基地,格外醒目地坐落于曲江CCBD核心区,由3栋26层建筑组成,分3期建设,总面积达20.18万平方米,全部运营后将容纳1.5万名创业者工作、生活。

创业团队先期进驻的,是创业基地一期,目前正在试运营,4月底正式运作。记者实地探访了解到,1、2层是专为初创团队提供的,由数百个工位组成的联合办公区,配备休闲书吧、会议室、创业咖啡等。3层是餐厅,可以容纳200多人同时就餐。4~6楼是独立办公区,适合创业成熟期的公司办公。7~26楼是为创业者配套的公寓,有1330间精装修小户型公寓,创业者可以实现“楼下办公,楼上居住”。

据介绍,创业基地二期将于今年五一后投运,三期正在紧锣密鼓地装修,预计2018年投入运营。

“入驻369的创业者都是青年人,我们正在筹建一个两层的多功能厅,为创业者举办各种路演、论坛,还可以供他们运动健身,举办各种比赛。未来还考虑邀请西安一些知名乐队周末来这里演出,让创业的年轻人有一个娱乐去处。” 曲江369互联网创新创业基地总经理王飞充满憧憬地说,“再过几年,一两万年轻创业者聚集于此,会创造什么样的奇迹,我们拭目以待。”

“资源整合”被赋予新含义

创业公司“组团”打天下

“在创业过程中,资金、市场、人才等都是稀缺资源。”王飞认为,为创业者有效连接各种资源,构建一个互助互利、可持续发展的创业生态系统,是曲江369互联网创业基地的突破方向。

语言翻译产业是创业孵化的主要方向,西安一大半的翻译公司都将集中在这里。这些创业团队规模小,缺少资金和订单,在市场上单打独斗,难以打开局面。针对这些短板和痛点, 王飞的理念是,首先去打通产业上下游间的壁垒,冲破地域和行业上的关卡,将人、财、物等各种资源最优匹配,以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的运营思路,在细分领域联合知名公司组建平台化公司,让产业链上众多公司抱团取暖、组团出海。

于是,依托“互联网+”模式重构的翻译产业生态建立起来了,西安丝路翻译产业联盟应运而生。这个市场化运作的产业联盟,由创业基地与陕西省翻译协会牵头,联合西安本地20多家翻译机构及西安知名大学的翻译力量组建,涵盖众多语种的笔译、口译、语言教育三大领域。依托麾下兵强马壮众多团队,丝路翻译产业联盟对外整体承揽项目,整体开拓市场。目前,他们正在与众多巨头洽谈,希望能从蓬勃发展的中国跨境电商业务中,为西安的翻译产业切回第一块蛋糕。据保守预计,今年翻译产业产值将超过1亿元,到2020年将超过20亿元。

王飞还计划以丝路翻译产业联盟为平台,借势“一带一路”,将翻译产业的触角伸向国外,将曲江打造成全国最大翻译产业聚集地。

同样,创业基地和游戏领军企业热玩联手,合作打造了目前西安规模最大的游戏产业集群,今年拿回了1.5亿的游戏外包订单,让本地游戏产业链上的众多创业小公司得以存活和成长。

“政府之手”做优服务

为创业“种子”培育好土壤

曲江对于“双创”有自己清晰的思考和定位:“筑巢引凤,做孵化器中的孵化器”,“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政府全力做好‘店小二’,为创业者提供优良的环境”。

在这种战略思路下,曲江全面修订创业及产业扶持政策体系,由“补贴企业”变为“补贴专业孵化机构”,专项支持孵化器、加速器建设,将对孵化机构的资金扶持与其孵化企业的税收贡献相挂钩,让产业培育者能够享受产业发展的红利,极大调动了类双创孵化机构的积极性。

曲江走出的第二步棋,是激活行业组织,在有为的政府和有效的市场之间架起桥梁,扶持成立专业产业联盟,并给予这些产业联盟直接的财政补贴,并且让渡一部分行政权力,让这些真正的行家“各显神通”,成为搏击市场的主体,成为高效的产业孵化者、引导者、聚集者。这一着妙棋,直接催生了西安的多个第一:第一家动漫游戏产业集群,第一个VR/AR产业联盟,第一个翻译产业联盟……

创造优良环境比提供优惠政策更重要,而且是“政府之手”更应伸向的地方,这是曲江的重要经验和探索。曲江文化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王海熙告诉记者,像369互联网创新创业基地,未来会有一两万名年轻人在这里创业、生活,我们会拿出最大诚意,为他们生活方方面面考虑。这么多人聚集,交通怎么解决?车位怎么解决?初创客骑电动车、共享单车来上班,要不要给建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停车场,里面给配上充电桩、打气筒?几年后,创业者结婚生子,孩子的入托、上学怎么更便利?

优化资源,培育良好的创业生态,是曲江在提供优良环境上的“得意之笔”。曲江聚集了3家专业的教育创业孵化器,已经孵化出了10家教育培训机构,涉及英语、声乐、戏剧、陶艺、心算等领域。王海熙很自豪地介绍:“我们怎么给这些创业者助力呢?经过调研后,决定将曲江众多博物馆资源和教育培训产业打通,给他们‘勾兑’一个良性循环的‘小生态’,随即推出‘小小博物馆’活动,相当于把资源重新梳理、整合后,给市民提供了一个‘充电路线图’。活动一经推出,火爆得不行,有7万多家长和孩子参与,孩子学习,家长参加其他培训,然后呢一家人逛博物馆。我们只是做了一些思路上的小小改变,却给创业企业导流这么多的资源,帮它们迅速成长。‘政府之手’做了真正该做的事情。”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