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建设创新创业基地,能够突破一批阻碍“双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广一批“双创”模式和典型经验,点燃更多人投身创新创业的热情,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为深圳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注入强劲动力
■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深圳首批10个创新创业基地有了“身份证”!3月27日,深圳市首批创新创业基地授牌仪式举行,3个区域创新创业基地、3个高校与科研院所创新创业基地、4个企业创新创业基地率先“领证”。
经济新常态下,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引擎是根本出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则是爆发力极强的战略性举措。事实证明,“双创”是带动就业的有效方式,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是促进机会公平和社会纵向流动的现实渠道,要不断引向深入。正因为如此,近几年,上至中央下到地方,创新创业都是高频热词,是各级政府大力推动的一项重要工作。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圳率先发力、不遗余力。近年来,深圳前瞻布局,着力构建完善创新创业政策链、产业链、服务链、资金链和生态链,全面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取得不俗成绩。去年,全国双创周主会场活动及第二届深圳国际创客周成功举办,吸引35个国家和地区50万人次参加,场面非常火爆;新增创客空间81家、创客服务平台32家、孵化器12家,7000余台大中型科研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共享,深圳湾创业广场成为全国创新创业的新名片;南山区、招商局集团入选首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深圳成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如今的深圳,正在成为全球瞩目的“创新之城、创业之都”。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要“人多势众”,更要持久不衰。要让创新创业的热情持久不衰,政府应为其持续“添柴加火”。新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鼓励大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打造面向大众的“双创”全程服务体系,使各类主体各展其长、线上线下良性互动,便是一把好“柴”,烧出的“火”能让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竞相迸发。
打造十大“双创”示范基地,当好“双创领跑者”,是今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通过建设创新创业基地,能够突破一批阻碍“双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广一批“双创”模式和典型经验,点燃更多人投身创新创业的热情,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为深圳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注入强劲动力。
“双创”基地的“交响”,将发出创新创业的强音。深圳首批10个创新创业基地,类型不一,定位不同。比如,福田区华强北创新创业基地属于区域类,意在整合区域优势资源推动整个福田区智慧产业发展;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基地属于高校与科研院所类,重在打造“全球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为深圳提供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支撑;腾讯创新创业基地属于企业类,旨在形成“资源开放、平台共享、生态共荣”的“互联网+”产业创新创业新格局。不同类型的“双创”基地倘若能加强沟通、优势互补,将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创业生态链,带动深圳的创新创业再上新台阶。
内容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