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错图》中记载了一个“琐蛣腹蟹”的故事,说的是一种生活在白沙之中名为琐蛣的贝类无眼无足无法动弹,便将生活在它壳里的一种小蟹作为移动胃囊。小蟹外出觅食,饱腹而归,琐蛣自然也就饱了,即使不吃不喝也能越长越肥。一旦小蟹死去,琐蛣便相当去失去了自己的胃肠,也会饥饿而死。
图1.海错图中的“琐蛣腹蟹”
古人比我们更善于用诡谲的想象去理解自然,这些解释充满了童话色彩,令人着迷。但在真实的自然中,生物面临的是更加现实的问题,它们的故事也要复杂得多。
这些寄居在贝类腹中的小蟹名为豆蟹。与踏浪而行的其他蟹类不同,豆蟹十分弱小。只有豌豆大小的它们没有坚硬的甲壳,没有强壮的步足,也没有用于躲避敌害的保护色。裸露的豆蟹就像是婴儿一样脆弱,毫不设防任人鱼肉。但是,它们却在残酷的海洋中取得一席之地,甚至过上了平静的蜗居生活。
寻求平静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自闭,而贝类可谓自闭界的宗师。豆蟹的生存策略就是和贝类一起自闭。大多数豆蟹寄居在双壳类的外套腔中,做一名不请自来的房客,古人也就看到了“琐蛣腹蟹”的一幕。
图2.贻贝中的豌豆蟹Pinnotheres pisum
这个决策可谓一举两得。一来,贝类坚硬的碳酸盐外壳为脆弱的豆蟹提供了保护,二来,贝类大多通过自己的鳃过滤海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寄居在外套腔中的豆蟹可以拦截一部分浮游生物填饱肚子。所以说,“琐蛣腹蟹”这个故事并不准确,事实与古人的猜测正好相反:越长越大的豆蟹克扣了过多的口粮,因此有豆蟹共栖的贝类往往更加瘦弱,某些豆蟹甚至被列为贝类养殖的敌害生物。
图3.豌豆蟹Pinnotheres pisum,通过透明的外壳可以看见橘红色的生殖腺
在长期的演化中,豆蟹的形态发生了高度的特化以适应这种共栖生活。多数豆蟹居住在贝类中,在它们的小世界里,坚硬的外壳失去了意义,变成了柔软的薄膜;保护色也失去了意义,因而豆蟹的身体缺乏色素,晶莹剔透。豆蟹的步足常常左右不对称,尖端锋锐弯曲呈爪状,方便它们紧紧地抓住贝类的外套腔。这些大刀阔斧的特化让豆蟹失去了诸多特征,做到了极简主义,像一粒圆圆的豆子。此外还有一些豆蟹寄居在管状的宿主体内,如巴豆蟹属的成员住在海棒槌(一类海参)的直肠中,它们的身体就相应地被拉长了。
图4.某种巴豆蟹Pinnixa sp.
这种强抢民宅的房客式生活看似安逸,但有一利就有一弊,豆蟹依然要面对一些很严肃的问题。
首先,渺小的豆蟹该如何在茫茫的大海中找到自己的房东呢?
实际上豆蟹与大多数蟹类相同,在生命地最初阶段是营浮游生活的,他们漂泊在海水中以浮游微藻为食。在经过数个浮游的蚤状幼体阶段之后它们会变态为大眼幼体,并逐渐沉向海底。豆蟹的大眼幼体具有发达的化学感受器官,可以感受到宿主释放到海水中的某些物质。简而言之,它们能闻到房东的味道,在幼体阶段就悄悄溜进了别人家里。
找到房东安定下来之后,接踵而至的就是第二个问题。豆蟹钟爱独居,一个宿主内通常只会有一只豆蟹居住,如此孤僻的生物该如何找到配偶,进行繁殖?
豆蟹的雌雄差异极大,平时我们能在贝类中见到的主要是雌性的豆蟹,雌性豆蟹通常终生不离开贝壳,它们没有自由生活的能力,出了贝壳就有去无回。而雄性豆蟹则不然,如果说雌性豆蟹的身体是为了在贝壳内终其一生设计的,那么雄性豆蟹的身体就是为了寻找爱人的旅程设计的。雄性豆蟹有些阶段性地与贝类共栖,有些干脆自由生活浪迹天涯,它们体型较雌性更小,但外壳坚硬,步足发达,头胸甲上常有特殊的花纹作为保护色,这让它们有能力面对贝壳外凶险的世界。研究表明雄性豆蟹似乎会通过某种信息素定位雌性所在的贝壳,以防止走空。找到配偶隐匿的贝壳后,雄豆蟹会用步足不断刺激贝类边缘,直到贝壳不堪其扰打开一条缝便闪身而入,扁平小巧的身体让它们能够方便地挤入贝壳狭窄的缝隙。
图4.中华蚶豆蟹Arcotheres sinensis,左侧为雄性,右侧为抱卵雌性
相比之下,雌性豆蟹不需要躲避天敌,不需要寻找食物,因此可以利用更多的能量进行繁殖。交配后,雌性豆蟹会产出大量的卵抱在腹部,这一大坨卵甚至会和雌蟹本体一样大。它们会孵化为成千上万微小的幼体,离开母亲的家,浮游在海流之中,或从此浪迹大海孤独旅行,或等着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贝壳。
无论流浪还是蜗居,在演化中豆蟹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明确的分工,的特化以及隐匿的生活方式让看似弱小的豆蟹在浩瀚的海洋中找到了立足之地,继而发展壮大,这就是属于豆蟹的真实的故事。现实世界与童话世界不同,生物们没有魔法的加持,但它们依然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来面对严酷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