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一种奇特的古民居建筑地坑院已经在地平线下默默存在了几千年……
这是一片隐藏在地平线下的神秘古村落,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罕见的以群体形态存在的地下古民居 [1]。地坑院被誉为地平线下的古村落、人类穴居的活化石、地下四合院,它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
一 古老穴居的完整延续
地坑院历史悠久,这种神秘、奇特的民居来源于原始穴居。
图1 夜色中的陕州地坑院
早在六千年前其实就有了现在地坑院的雏形。在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接近现在地坑院型制的“灰坑”遗迹。这“灰坑”有存储物资的洞穴,也有着用于居住的低坑式窝棚。而同期挖掘出的石铲,双齿木叉形木耒等文物也充分证实了原始先民们在那时就已经开始使用工具挖坑凿洞了。
古代文献中也出现过很多的关于穴居的描述——诸如墨子·节用篇中:“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丘掘穴而处焉。圣王虑之以为掘穴,曰冬可以避风寒。”墨子·辞过篇中:“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此外在二零零五年三门峡出土的一座两千年历史的汉代墓中出现了与同现代地坑院非常类似的格局[2]。这也佐证了我们的古代先民早已熟悉了地坑院这一穴居形式。
到了宋代,文献中出现了更多对地坑院的直接描述。在南宋朝廷秘书少监郑刚中的《西征道里记》有这样的记录:“自荣阳以西,皆土山,人多穴居。”书中还介绍了当时挖窑洞情景:“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而坑中 “系牛马,置碾磨,积粟凿井,无不可者”。 [2]
二十世纪前期,德国人鲁道夫斯基在他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向全世界介绍了地坑院。如今书中描绘的村庄还保存有两百多个,保留的地坑窑院还有一万两千余座。目前陕州历史最久的地坑院窑龄已达两百年以上,至今仍有人居住。
二 融于大地与自然共生
地坑院是一种源于大地的,充满着智慧的设计。地坑院所大量分布的陕州位于黄土高原,是典型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区,这里社会的传承习惯稳定,依然保留着许多远古习俗与痕迹。复杂的地形阻隔了这里与外界的沟通。
“中国的黄土窑洞民居建在黄土高原的沿山与地下,是人工与天然的有机结合。有的村庄整个建在地下,是建筑生根于大地的典型代表,其自然风格与乡土气息充分体现了敦厚朴实的性格,好像是大自然的延续。”[3]
图2 地坑院航拍
(一)天人合一的普世哲学
中国人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观念,这是中国古典精神世界中的至高境界。“天人合一”实质就是有效地利用自然,顺应天道,也就是说古人们按照自然运行的方法去寻找最好的自然条件,或将环境尽量改造,到与自己最为协调。[4]
从天人合一的观点来看,陕州的地坑院很好地表达了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和谐共生的状态,它谦和的形象与大地完美相融,自然山岗就是它的体量,而原生的环境成为了它的形象。在营建地坑院的逻辑体系中,生活的场所变成了整个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而同时自然生态又成为了一个具体的建筑结构。地坑院看似质朴的逻辑中却蕴含着对天人和谐关系的长期思考,而这也许可以成为解决现代生态环境问题的一剂良方。
(二)堪舆中的生态建筑观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为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先哲们很早便开始了对环境体系的研究。在诸如选址,营建等关键节点,建造者们都会依据堪舆原理充分考虑自然的各种影响,并合理加以利用、改造并顺应,建造与自然平衡共生的居所。
地坑院的平面布局是根据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平衡学说,按八卦理念建成的[2]。其布局、结构科学合理,充分考虑了日照,通风等各个因素,体现了祖先们的聪明才智。而地坑院口部的曲径通幽与风水讲究的原理不谋而合,它因为弯曲而藏风聚气,进而营造出私密的空间,这也符合中国传统温婉中庸的文化思想。
(三)基于环境的和谐设计
地陕州地处于中国中部黄土高原,这里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发源地。黄土是这里的文化图腾。在这里,人们世代与黄土相伴,人们对黄土充满了深厚的情感,深厚的黄土可以说就是上天给予这里最好的礼物。
地坑院的形成与豫西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也是分不开的。陕州地区黄土层堆积深厚,土质结构十分紧密,具有抗压、抗震、抗碱作用。因此也非常适合凿挖窑洞,而半干旱性气候有利于保持当地土壤的干燥和坚固,这使窑洞建筑更加的经久耐用。[5]
(四)平常百姓的常式建筑
陕州地区深受儒家思想崇尚的冷静和脚踏实地的生活态度的影响,这里的居民的严谨、收敛,注重于伦理和文化规范。而地坑窑院则从型制上很好的满足了这一点。窑洞的宅居与人的生活十分贴切,这使得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从生理到心理都得到了充分的休息。这里成为了平常人生活的所在,变成了一种"常式"的建筑。
三 最古老的原生态建筑
(一)逆建造中显智慧
当代著名建筑师隈研吾曾在其《负建筑》一书中,阐述过对现代建筑中过分强调象征意义现象的反思,他由此提出了一种低干预下进行最适宜建筑的理念。而地坑窑院正是这样一种低干预设计的一种经典体现。这是一种逆向思维的产物,它利用自然地形就地挖掘,建筑与大地融为一体。这与常见的通过材料垒砌,矗立在大地之上的建筑不同,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别样和谐相融的美。这种一反常规的构造方式,也是地坑院最大的魅力所在。
(二)天然的恒温住宅
地坑院是天然的恒温住宅,这一切源于传统生土体系的优异性能。与其他常规建材相比地坑院筑具备显著的蓄热性能,来自大地的自我蓄热可以使建筑冬暖夏凉。此外应为地坑院建筑便于就地取材,地坑院的建造也变得十分的便捷,造价低廉。同时天然土壤具备“呼吸”的功能,这也可以更有效的调节空气湿度与改善空气质量。尽管传统的生土建筑材料在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过现代的生土营造技术已在这些领域做出了长足的进步。耐久性更好的生土建筑已成为了可能。[6]
(三)循环材料显环保
传统的建筑物的建造需要大量的材料,这无可避免地会造成对资源的消耗。地球上的资源本已有限并且已经开始枯竭,但地坑院的建造却极具环保性:人们依托大地,使用最少量的建筑材料和最小的工程费用,完全依靠自己的聪明智慧和勤劳双手便可完成。用于建造房屋的生土具备很强的可再生性,房屋拆除后的生土材料可以反复利用,甚至可以作为肥料回归农田。生土建筑加工过程低能耗、无污染、据测算其加工能耗和碳排放量分别仅为粘土砖和混凝土的3%和9%。[7]
(四)轻量化的营造术
地坑院的营造过程是一种典型的轻量化的实践,它始终强调着对环境的最小改变,对资源的最大利用。低干预的策略更好地诠释人类对自然的尊敬。低干预、低消耗、低维护及低排放的设计策略贯穿了营造过程的始终,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智慧。
(五)隔音挡风够隐密
作为人们休养生息的所在,窑洞围绕地下院落分布,这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静谧和温馨的生活场所。围院不但满足了日常的饮食起居,也满足了人际交往的需求。“与地上世界的热闹喧嚣相比,地下的地坑院落则显得十分静谧。虽然是正午做饭时分, 但地坑院里却很少听到人声, 安安静静的景象,仿佛让人进入了一个隐秘的世外桃源,只是通向地面的烟囱冒出的炊烟,说明院落里还有人居住。”
四 没有建筑师的大设计
(一)自下而上的聚落形态
地坑院村落还是“自下而上”设计的典范。建造技术由居住者世代传承,同时又在持续的间相互学习中不断的发展。这样的条件下形成了相对有机的聚落群体形态,而近人尺度的聚集又变得非常具有逻辑。院落间保有相对一致的密度与间距,呈现出规律性重复的回字形平面。这是来自于世代相传的渐进式的修建以及传统生产技术的制约所产生的鲜活的结果。
人们的生活日常影响并校正聚落空间,而在自发建设的过程中,人们的行为和习惯又在不断的对已形成的空间持续的进行优化,并使环境逐步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8]
(二)收放有序的空间序列
地坑院的空间收放同样值得称道:由地面下到院落,再经由院落进到窑洞,经由围合,地坑院形成一系列收放有序的空间序列。处于地面,人的视野十分开阔,而步入坡道视野受到约束,再进到院落则又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整个行进过程都充满了明暗、虚实、节奏的对比变化。
地坑院的口部空间开合 (作者自摄)
(四)低技策略的经典实践
地坑院虽然使用的是低技术,但却已经过了千百年的反复试验和锤炼,技术成熟,地域适应性极强。“低技”的理念注重经济上的廉价可行,充分强调对古老的历史文明优势的发掘利用,它力图通过令人信服的设计哲学和充足的智慧含量,以低造价和低技术手段营造高度的艺术质量,在经济条件、技术水准和建筑艺术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9]
(五)灾害及特殊防护体系
地坑院的防御体系也很有特色,它在战争时期有很好的防御防护功能:地坑院和大地完美融合,在匆忙的古代战乱中,无形之中也为避开兵马起到了很好的隐蔽的作用。此外地坑院自身的防护性能也很好,地上进入坑院必须经过专门通道,而通道若关闭,则便有了一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5]
防洪和排水体系也是地坑院防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发展中地坑院的建造已形成了从选址、整体设计一整套完整的防水排水系统[10]。古人们总结出的从控制汇水面积,防止雨水倒灌的"堵"、窑顶雨水的"排"和地下院落雨水的"渗",包括便于取材的建筑材料、以及对重点防水部位的保护等措施,这些即便对于现代建筑也非常值得借鉴。
五 源于生活的质朴美学
(一)源于生活的智慧美学
而地坑院的源于生活也尽显机巧:开阔的“屋顶”形成了巨大的露台为小麦、玉米的收打晾晒需要提供的晒场。规则的拱券承受压力的同时又形成了地坑院的标准美学元素“窑脸”,不断优化后的拱券受力更合理也显得更为轻巧、美观。而地坑院的四侧垂壁在建造时也会略略留有一定的斜度,以利稳定。
(二)质朴中的灵秀之美
黄土窑洞外露的门脸俗称"窑脸"。它真实反映出拱形结构的特征和门窗的装饰艺术。除满足功能要求外,地坑窑的营造术也非常注重美化与装饰,用砖部位一般都会砌成各式花墙,土坯部分则会在顶部的扣小青瓦中作装饰花形,于简朴中蕴涵灵秀之美。门洞坡道也是装饰的重要部位,同样也有着各种不同的做法。
(三)特色民俗的承载物
地坑院不但是建筑活化石,也是特色民俗的重要载体。地坑院中有血缘关系的人们长期居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共用水井,合用茅厕,同甘共苦,充满温情,构成一个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大家庭。而在这其中不但有古老的语言、民俗、传说、餐饮习惯,还有夏文化中尚黑习俗的遗留。河洛之韵与秦晋之风在这里相互交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习俗。
(四)与人共生的活建筑
传统的建筑一旦完工就不大可能轻易地拆除或重建。而地坑院确是一种可以不断生长的建筑,它是大地的一部分,它随大地脉博而成长。地坑院需要在日常的使用中不断的维护、修缮,不断更新。所以当地人常说:“人是养窑的,只要有人居住,在厚重黄土的庇护下,地坑院很容易代代相传下去”。匠人们在不断完善改造中改善着地坑窑的修建技艺,使之更趋合理化。而有时候窑洞内还会再挖小窑洞(拐窑),进一步的扩展。
六 地坑院的现状与机遇
地坑院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现代化运营后的地坑院拥有了更加丰富的展示机会—近年来的春节地坑院灯会就异常的红火,吸引了大量游客。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清醒的看到,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原因,许多真实的地坑院村还是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甚至已经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而有的离开了真实使用慢慢沦为了陈列品。
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对古村落的保护也逐渐被提上了日程,地坑院窑洞是中华文明的珍贵遗产,极具代表性,它的保护与再利用是一门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的课题,恰当的保护与开发过会使这一古老的艺术在未来有机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视平线下的建筑——地坑院 》 张钰晨 王珊 .华中建筑 2016 .01
2.《中国地坑窑院文化之乡》河南陕州宣传部 .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3.《中外传统民居》荆其敏,张丽安 编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01
4.《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哲学分析》王细芳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2005
5.《窑洞地坑院营造技艺》王徽 杜启明 等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07
6.《生土建筑传统的挖掘、更新与继承》穆钧 .建筑学报 2016.04
7. 《新型夯土绿色民居》穆钧 周铁钢 等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08
8.《基于“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聚落空间形态研究》 林岩 王建国 . 建筑师2016.03
9.《再谈“低技策略”》 刘家琨 建筑技艺 2015.08
10.《豫西地坑院防排水体系构造分析》王桂秀 李红光.施工技术2013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