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立夏,处于青藏高原的青海大地,才是晚春的节气,人们忙着追赶赏花踏青尾巴时,赶早的人们却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浪山”即采青野炊活动。此时,树木和田野里一片片新绿景象,生机勃勃,清新向往。到了周末农闲时,城里的,乡里的人们,驱车去近的或远的指定采青点野炊。到了山里或河边的小树林里,宰羊、煮手抓、灌羊肠、烧烤、喝酒,还要载歌载舞。尽管如今的“浪山”要吃这么丰盛的美食,但最后,不吃一顿大锅面片,总觉得这次“浪山”,没有吃的圆满,留有一点点遗憾。
青海人说起喜欢吃什么,肯定是面食。说起面条起源,在青海喇家遗址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实物,一碗4000年前的面条重见天日,颜色鲜黄,与拉面相似。青海人喜欢吃面的历史悠久。现在面食的主要原料小麦,在青海东部农业区和柴达木盆地均有种植。据考证,种植有5000多年的历史,如成书于战国时代的《穆天子传》记述周穆王西游时,新疆、青海一带部落馈赠的食品中就有麦。
说青海人喜欢吃面食,也跟青海气候有关系,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省会西宁所在的东部河湟谷地海拔较低,也在2000米以上。高海拔的地形,形成了以高原大陆性和高原季风气候为主特征,年平均气温较低,夏季温凉、冬季寒冷。常年气温低,早晚温差大,青海人们喜欢吃上一口热气腾腾的面,才觉得一天热乎,制作起来方便快捷的面片是首选。
面片,是青海当地家喻户晓的一种面食,也是一种小吃,是每家每户的家常便饭。要说面片的起源,那是因为青海地广人稀,草原辽阔,交通不便,过去汉、回、藏各族之间相互来往,奔走于农牧区之间,路程遥远,中途又少旅店供食宿,跋涉一天之后,日落天黑,往往借水草一隅扎起帐房,立起三石支一口锅,不用案板、切刀、擀面杖等炊具,只要有个碗,冷水拌面,捏成扁长条形,压平、拉长后,再捏扁揪断成小面片入锅,一顿晚餐就到口了。这种长途跋涉中的快餐,有操作简单、省时省事的特点,充饥及时,干脆利落,兼有旅行野炊之乐。如在草原上能找到羊肉下锅,先煮羊肉,后揪面片,这就是有名的三石一锅羊肉尕面片,食毕,铜锅搭马背,木碗揣怀中,扬鞭驱马再赶前程。
在青海的各个民族几乎都喜欢做面片。制作时,将面粉与冷水或温水和面揉光滑,再将揉好的软面先切成粗条条,人们常叫它“面基基”。然后用保鲜膜之类的盖好,再拿潮毛巾盖上饧(xing)面。面饧好后,将粗面条拿在手中,用手指捏扁、揪断,每个大约手指宽,投入沸水中,煮熟可食。配上不同的菜肉,形成了不同叫法的面片。放一点土豆片(块)、菠菜或油白菜绿叶,便是最常见最简单的素面片。肉、萝卜、白菜、葱、姜的混搭,便是一锅精致的肉面片。如果有刚从草原上捡的新鲜黄蘑菇,做一顿蘑菇面片,那才叫一个“鲜”。用刚从菜园子采摘的头茬菜瓜做的菜瓜面片,久久回味。在青海各地的大街小巷,各种牌子的面片饭馆什么地名命名的“西宁面片馆”,人名命名的“眼睛面片”之类甚多,说了这么多名称的面片,但做法不外乎都是两种,一种菜、肉、汤和面烩在一起的汤面片,一种是菜、肉和面混合干炒的炒面片。平常自家都是吃汤面片,老人们更喜欢吃原味的汤面片,年轻人们更中意精致烹调的炒面片。
在西北地区,也有吃面片的习俗,还有一系列的风俗讲究。如果是男方到女方家求婚,女方家如端上面片,男方家的就不用再说了,说明遭到了拒绝,因为面片是揪断了的。如端上了长长的拉条面,表示婚姻可成。有远方或尊贵的客人来家,一定不能下面片,否则会失敬伤客。家人要出远门,有的地方专门揪面片送行,据说面片预祝出门人办事利落,马到成功。也有的地方专门下长面叶(如拉条子)送行,据说这种面食预祝出门人顺利往返,而面片则被认为途中会出差错,办事不成。不管怎样表达,都有“趋利避害”的意义。
如今,想吃什么味道的面片,无论在那个季节都能吃到。吃时,配上几个时令小菜,或是一盘凉拌水萝卜,一盘炒韭菜,一盘凉拌菠菜,或是配上一小碟酸菜或花菜(青海人喜欢用胡萝卜、卷心菜混合腌制的酸菜),但油泼辣子和醋必不可少,还有的喜欢放上韭辣(把韭菜剁碎后放盐用热油抢),或是吃面片前先吃点排骨或手抓,喝喝熬茶(青海人喜欢喝的一种砖茶),也是不错的前奏吃法。
青海人有时几乎每天有一餐是面片,但到了夏季,青海的人们觉得在自家做面片吃还是不过瘾,到外面“浪山”去吃面片。在大铁锅里用柴火烧火,用山泉水煮面做汤,肉是当天宰得新鲜羊肉,配菜都是新鲜的时令菜,大家挤到一块围着大铁锅,往锅里下着面片,你一句我一句聊着家常,清新的空气,开阔的视野,坐在草地上,或坐在树林里,此情此景中吃一碗面片,人人赞不绝口。
如今,随着青海拉面经济的红火,面片也在全国各地的青海拉面馆里进行了改良,在北京,炒面片中放了番茄酱,芝麻酱和甜面酱,多了一份京味。但无论哪里,青海味的面片还是独特的夏都味道,妈妈做的面片,“浪山”时吃面片的情景,都是游子们时常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