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万物皆刍狗,芥子纳须弥——评《天外天:人类和黑暗宇宙的故事》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原创
对科普科幻青年创作人才进行遴选和培训指导,支持青年人的创作
收藏

王秦歌/文

距今两千年的《道德经》中有这么一段话是这样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说的是天地无所谓仁义,它创造万物,但却毫无仁慈,只把万事万物当做祭祀用的草狗,说扔就扔。那么今天,人类和宇宙又是什么关系呢?人类在天地间扮演着什么角色?《天外天》这本书或许会带给你一些启发。

宇宙在大概寂静了137亿年以后,终于在银河系的边边角角,一个名为太阳系的系统中,孕育出了人类。人类最初的确如老子所言,不过是宇宙漫长生命周期中的一只刍狗。不出意外,人类将和寒武纪那些生命力极强的三叶虫或是白垩纪的爬行动物一样,在短暂的辉煌后走向灭亡,甚至来不及抬头看向天空。

然而意外时有发生。10万年前,一批来自非洲的现代智人离开家乡,第一次见识到世界的广袤。以她们小小的脑袋恐怕永远不会想到,日后她们的子孙不仅成为了这个星球的霸主,更有着向更深邃的太空探索的野心。发展到今天,人类已经掌握了足够多的知识,称得上是通晓万物,能断古今。虽然在很多领域我们仍旧不得奥秘,但已经可以媲美《西游记》中那只上天入地的六耳猕猴了。

但是人类并不满足,继承了祖先勇气的我们把目光转向了陪伴千年的星辰。从发射卫星,到载人航天,再到轨道对接,最后我们甚至建立了人类的太空据点——国际空间站。我们用了不到一百年时间实现了人类上千年的飞天梦,但这就是人类的全部梦想了吗?显然不是,深嵌在人类灵魂中的探索精神不断推动着太空事业的发展,促使人类研发更强大的飞船去往更遥远的星球,发射更先进的太空望远镜以观测宇宙遥远的过去,建造更庞大的对撞机去寻找黑洞的奥秘。

当我们对这个世界了解得越来越时,与这个世界相连的未知世界就越大。这句话用来形容人类今天的科学探索毫无疑问是恰当的。我们发现了数以千亿计的星系,却寻找不到黑暗物质的踪迹;我们寻找宇宙的起点,却无法看到宇宙的归宿;我们不断猜想宇宙的样子,却永远猜不到宇宙之外的一切。宇宙的终极奥秘就像是伊甸园中的苹果,不断诱惑着人类去探索,却又将人类推入一个又一个未知的恐惧。而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建立在这恐惧与疑问之上。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宇宙向来如此。黑暗与寂静是宇宙的真理,寒冷与沉默是宇宙的真性情。人类的存在虽然渺小,却算得上是宇宙上百亿年历史中的重要时刻。恒星聚变了又坍塌,黑洞形成了又蒸发,所有的一切都是匆匆过客,即使留下了痕迹,那也是在星际间穿梭的孤独粒子。所以才说人类是这宇宙中最有人情味的那个,我们不但将宇宙发生过的一切尽可能的记载下来,而且为他们树碑立传。即使是热脸贴了宇宙的冷屁股,人类也未曾停止这一切,你如要问我这宇宙中最伟大的是什么,我必然会说,是人类的心胸,是探索精神。佛经上说,“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恒星,行星,黑洞,和大大小小的陨石,以及看不见的黑暗物质组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宇宙。而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其实也有一个宇宙。组成我们人体的细胞,是DNA,RNA,蛋白质组成的宇宙;而遗传物质,又是原子组成的宇宙;而原子的内部,又是基本粒子组成的宇宙。就像这本书的书名——《天外天》一样,我们所处的大千世界,不过是其中一个天外之天,我们自以为浩瀚的宇宙,或许只是其他宇宙中的一枚芥子。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倘若人类没有不断发展的智慧和与生俱来的探索精神,我们断不会在微如芥子的地球上发展出今天的文明。我们人类智慧的广度,决定了我们对科技所能探索的深度。虽然我们只是这茫茫宇宙的一枚芥子,但是我们的智慧与勇气却可以带着我们冲破未知的黑暗,寻找一个又一个天外之天。俯仰之间,是天地,也是古今,立足于根本,放眼于未来,这或许是《天外天》想要带给我们的东西吧。

《天外天:人类和黑暗宇宙的故事》,李杰信著,昆仑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