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贮箱的过氧化氢顺着管路流入了装有高锰酸钾的反应室中,在一瞬间产生了大量的氧气。5D52发动机的涡轮泵被氧气推动,开始将酒精与液氧泵入燃烧室,此时,点火剂也引燃了。
一道橙色的火焰从火箭的底部窜出,发动机产生的燃气很快产生了超过“1059”导弹自身重量的推力,准备就绪的弹载仪器早已规划好预定的轨道,操控着尾部的燃气舵进行弹道控制,发射场后部的横偏校正地面支持系统与导弹内置的惯性陀螺仪也正在不断地为导弹的轨迹提供校正信息,导弹发出的遥测信号也在不断地向发射场流动……
这枚导弹带着发射场试验队员的期盼,国防部五院工人与专家的汗水,全国各个参研单位的希望,消失在了天际,成为一枚亮点。
85秒后,5D52发动机停止工作。随后,安装在弹身前端的机械装置将弹头弹出,进入了惯性飞行状态。
1960年11月5日上午9时10分5秒,落区传来报告,他们看到了弹头落地激起的尘土。随后落区搜索队分别在10时45分找到了弹头,在11时20分找到了弹体。
经确认,弹头的落点在设定精度范围内,“1059”导弹的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消息传来,全场掌声雷动,欢呼雀跃。
“1059”,后称东风一号发射成功
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
当天晚上,试验队的成员们久违地享受到了一顿大餐。说是大餐,其实也就是四菜一汤:西红柿炒鸡蛋、猪肉辣椒、炒扁豆和炖黄羊肉,汤就是黄羊肉汤。这些黄羊肉还是酒泉基地经过上级特别批准后现场射杀的(如今黄羊早已是全国I级保护动物),西红柿和辣椒是飞机从广州特意带来的,扁豆是部队自己种植和储存的干货。
在物资匮乏的背景下,这顿晚餐堪称丰盛。
聂荣臻元帅发表了一段热情洋溢的讲话:“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这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是工人、技术人员、干部以及解放军指战员辛勤劳动的成果,也是我军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这一天还是谢光选的38岁生日,回忆起当天的情景,他仍然历历在目,感慨万千。
同年12月6日与12月16日,又有两枚“1059”导弹呼啸而出,圆满成功,1963年的10月25日与11月3日,两发“1059”遥测弹也相继成功试射。至此,我国P-2导弹的仿制工作圆满完成。
在1964年3月12日,“1059”导弹正式命名为“东风一号”。
如今的军事博物馆中,一枚“东风一号”安静地伫立着,它的身上承载了历史的烙印。
自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五院成立以来,到1960年11月5日东风一号(1059弹)的首次发射,历时4年。
在此期间,我国在几乎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从无到有完成了导弹制造工作,尽管东风一号仿制自苏联P-2导弹,但是其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依样画葫芦”。它大量使用的国产元件,替代了苏联官方手册要求的部件,提升了我国在材料、加工等方面的水平。同时,其也为广大军工从业人员破除“本本主义”提供了底气,在1960年下半年,苏援撤走后,我国仍然能够自行完成导弹的试射与遥测工作。
东风一号同样还培养了我国第一批导弹工程师,在仿制P-1,P-2的过程中,来自各个不同专业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在理论与实际上切实掌握了导弹的基本原理与技术,为后续型号的人才队伍提供了火种。历经数十年发展,从仅仅数十位专家,数百名毕业生的小团队,形成如今数十万人的人才队伍。
国内首座钱学森与“航天四老”雕塑
图片来源:人民网
可以说,东风一号导弹的发射,在技术上并不突出,但是其背后的一整套体系,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建立。
六十年前祖国西北的一声长啸,打开了我国导弹乃至运载火箭事业的大门。
然而,“东风一号”的成功,只能说明我国在装备仿制方面具有了经验。尽管“东风一号”射程达到近600公里,但仍然不足以形成战略打击。只有走独立自主的道路研制中远程导弹,才能够证明我国真正拥有了导弹技术。
早在1958年1月10日,我国就定下了《喷气与火箭技术十年(1958-1967)发展规划纲要》,要自行研制导弹,相关的项目也随之上马。国防部五院的专家、工程师、技术工人们深知,他们仍然将面对新的挑战。
如何实现突破,从哪里实现突破,突破哪些地方,这些问题在人们脑海中挥之不去。不过苏联专家在撤离前的一句话,似乎给这些问题一个新的答案:
——“P-2导弹还有潜力可以挖。”
参考资料:
1.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组织编写. 钱学森的航天岁月 [M]. 2012,中国宇航出版社:北京.
2. 谭邦治. 任新民院士传记 [M]. 2014,中国宇航出版社:北京.
3. 谭邦治. 梁守槃院士传记 [M]. 2014,中国宇航出版社:北京.
4. 黄道群. 黄纬禄院士传记 [M]. 2014,中国宇航出版社:北京.
5. 史颜莉. 谢光选院士传记 [M]. 2014,中国宇航出版社:北京.
6. 贺青. 屠守锷院士传记 [M]. 2014,中国宇航出版社:北京.
7. 石磊, 梁红, 杨利伟. 苍穹大业赤子心——梁思礼传 [M]. 2017,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北京,上海.
8. 韩连庆. 组建初期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J]. 科学文化评论, 2013, 10(4): 3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