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物品也能开口说话?原来全靠它!

中国科普博览
原创
中国科协、中科院携手“互联网+科普”平台,深耕科普内容创作
收藏

网上下单,商品快递直接就能送到家;

共享单车,手机一刷就能智能开锁;

这些神操作都离不开一个词——物联网!物联网是什么?它是如何做到万物互联的呢?

总结来说,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体与网络相连接,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管物体等功能。

物联网的产生竟然是因为一只脱销的口红

早在1999年,还是品牌经理的凯文·艾什顿(Kevin Ashton)偶然发现,在化妆品货架上,有一款棕色的口红经常缺货,然而在仓库却有很多存货。

凯文想到,是否可以发明一种技术,可以做到从仓储到物流,再到货架,全过程追溯商品?

他提议将记录信息的芯片放置在口红里,提供无线网络感应技术,将前端销售信息实时传输到后端,从而解决供货问题。

后来,凯文·艾什顿把这一运用叫“物联网”,他也因此被人称为“物联网之父”

万物互联,得让物品先说话

如何让物与物之间相互联系、传递信息?这就需要一个让物品能开口说话的媒介——物联网标识

**物联网标识,简单的说就是物品的身份证,由数字、字母、符合等一定规则组成的字符串。**通过标识就能查询到物体一系列的信息。

在现实中,我们一维码、二维码,RFID,这些都是物联网标识的载体。

最开始物联网标识编码体系分几种流派,由于标识技术标准不统一,无法实现跨系统、跨行业、跨平台的信息共享。

直到2013年,发改委批复成立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打破了各物联网应用的信息孤岛,实现几种主流标识体系的兼容互通。

随着物联网标识连接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标识将创造更大的价值。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