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青少年肥胖问题日益严重,但对肥胖的判定标准实际上并没有得到统一。大体上有两种评价标准:
**1.****标准体重法:**WHO发布的亚太地区标准体重法: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 105,实际体重与标准体重相比,超出10%为超重,在20%~29%之间为轻度肥胖,在 30%~49%之间为中度肥胖,大于50%为重度肥胖。
**2.****身体质量体重法:**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通过的测量体重过重和肥胖的方法:身体质量指数法(BMI)。 BMI=体重(Kg)除以身高(m)平方。世界标准是BMI在18.5 -24.9时属正常范围,BMI大于25为超重, MBI大于30为肥胖。我国根据实际国情,发布了两套数据标准。
表一 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
|| ||
表二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男女生体重指数
|| ||
前者多用于国内的科研及实验,而后者在学校、医院等公众社会场所中广泛使用,但两者间很明显存在差异,这个差异也导致国内对青少年肥胖的研究有较大困难。
与肥胖产生相关的饮食因素有:喜食甜食,爱喝饮料,偏好油炸食品、西式快餐、夜宵。另外,丰盛的晚餐和晚餐后缺乏适量锻炼、进食速度过快以及不规律早餐也易导致肥胖。
饮食干预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低能饮食:指在满足每天最基本的能量需求,即1200 kcal(1 kcal=4.18kJ)的基础上每日摄取尽可能少的能量。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基本占到全天总能量摄入量: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