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th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导致女性排卵异常(通常为排卵停止)和高雄激素血症的最常见原因。世界范围内,处于生育期年龄的女性中有5%到10%受此疾病的影响[1]。1935年,Stein和Leventhal提出一组表现为肥胖、闭经、不孕、多毛和双侧卵巢呈多囊性增大的综合征,将其命名为stein-leventhal综合征,60年代改称为PCOS [2]。近20年来,大家对这一疾病重视程度日益增加,但是它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依旧存在争议。
2003年由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学会(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uman Reproductionand Embryology,ESHRE)与美国生殖医学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ASRM)发起的鹿特丹PCOS专题会议对美国NIH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并制定了“PCOS鹿特丹诊断标准”[3]:
①有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生化改变;
②稀发排卵或无排卵;
③多囊卵巢PCO:超声提示卵巢体积≥10m L(卵巢体积=0.5×长× 宽× 厚) , 和/ 或同一个切面上直径2 ~9mm的卵泡数≥12个。在该诊断标准中患者只需满足卵巢功能异常、高雄激素和PCO三条中的两条即可确立诊断(排除导致PCOS表型的其他疾病的基础上)。
图一 多囊卵巢PCO超声结果[5]
要是不幸被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应该如何面对呢?
首先是心理方面,必须明确,这不是绝症,不要杞人忧天、自怨自艾。5%~10%的育龄女性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所以,请相信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经过治疗和自我调整,很多PCOS患者都结婚生子,过着和正常女性一样的生活。
然后是生活方式的调整,这是极为关键的一点。一定要多加锻炼,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状况。无论国外指南还是国内专家共识均提倡,PCOS患者无论有无生育要求,都应对生活方式进行调整,如:接受戒烟、戒酒、减轻体重至正常范围等基础治疗,从而减轻月经紊乱、多毛、痤疮等症状,改善胰岛素抵抗,也是PCOS促排卵的优先步骤[2]。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尽量在11点前睡觉。饮食上也要多加注意,控制糖分的摄入。
最后是谨遵医嘱。要按时按量服药,PCOS的药物治疗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有相似之处,需要耐心和毅力来坚持,要积极主动地向医生反馈和咨询。
**治疗高雄激素血症:**以复方醋酸环丙孕酮(**达英-35)**为首选的避孕药(HCs),可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LH分泌,而抑制卵泡膜细胞高水平雄激素生成,进行高雄激素治疗并调整月经周期。
改善胰岛素抵抗:对于肥胖、代谢风险增加的PCOS患者一线首选治疗是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变,2013 AES指南仍将二甲双胍定位为辅助用药。胰岛素增敏剂主要包括,二甲双胍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匹格列酮和罗格列酮)[4]。
**促排卵治疗:**国内外共识体重控制是PCOS促排卵的优先步骤,减轻体重是PCOS伴肥胖患者的第一位的治疗,克罗米芬(Clomiphenecitrate,CC)目前仍是PCOS促排卵的第一线药物。[2]
参考文献:
[1] Norman RJ, Dewailly D, Legro RS, Hickey T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Lancet, 2007; 370: 685–97.
[2] 谷伟军.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国内外指南解读[J]. 药品评价,2016,13(03):5-8+31.
[3] Rotterdam ESHRE/ASRM-Sponsored PCOS consensus workshop group. Revised 2003 consensus on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longterm health risks related to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J]. Hum Reprod, 2004, 19(1): 41-47.
[4] 崔琳琳,陈子江.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和诊疗指南介绍[J].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1,30(05):405-408. [2017-08-16].
Oxford Textbook of Endocrinology and Diabetes (2 ed.) Edited by John A.H. Wass, Paul M. Stewart, Stephanie A. Amiel, and Melanie C. Davies. Chapter: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reproductive aspects. Author(s): Sophie Catteau-Jonard, Cécile Gallo, and Didier Didier. DOI: 10.1093/med/9780199235292.003.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