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男一女两名英国华人,引起了英国当地的关注…
事情还得从2015年说起…
在2015年的一次放生仪式上,这位女士在格林威治的海鲜市场上买了361只美洲螯龙虾和350只黄道蟹,当天,他们把这700余只水产放生到了布赖顿海岸。
他们买的用来放生的龙虾和螃蟹,都是美国的水产,有不少龙虾在英国水域里繁殖导致外来物种入侵。
黄道蟹(图片来自网络)
尽管放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但民众多半对放生活动缺乏科学的认知和解读——今天的放生已悄然“变了味”。
为什么大家爱放生?
放生活动古已有之,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就有在特殊日子放生的说法,甚至出现了专门捕鱼鸟以供放生的情况。
现如今,放生活动“蔚然成风”,尤其得到善男信女们的青睐。
放生活动之所以备受推崇,一来与佛教“戒杀护生”的教义分不开,二来与国人认为放生能够祈福消灾的迷信思想分不开。
放生池(图片来自网络)
据统计,国内放生的主要是泥鳅、“四大家鱼”、福寿螺、牛蛙、罗非鱼、巴西龟、“小龙虾”和拟鳄龟等,后六者都是赫赫有名的外来种,有潜在的生态危害。
放生对与错?
动物行为学家康拉德·劳伦兹先生曾说过:“一个人必须对所有的生命都怀有一份发自内心的真感情,才能去发现大自然充满令人着迷而又使人敬畏的美”。
这份感情是人们的一种天性,深深的存在于我们内心里,只不过随着人们的生活环境与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少而渐渐淡漠。
人与自然(图片来自网络)
也许人们通过放生这一过程,可以增加对于自身以及周遭的生命的感悟与认识。放生的目的在于显示慈悲心肠,积德行善。
然而不得不承认,急功近利的利益诉求,成为了今天放生活动的主要特征。
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报道,我国每年放生的鱼、蛇、龟和鸟的数量超过2亿,放生组织每年盈利将近100万人民币。而真正付出代价的,是被放生的动物,以及它们的来源和归处——生态环境。
目前的放生现状让人堪忧。放生活动多有专门人员组织开展,由活动组织方提供放生动物,市民自费购买,而市场上用于放生的动物多半来自野外非法抓捕。
待放生动物(图片来自网络)
据不完全估算,香港每年会卖掉63万只鸟。它们中绝大多数来自野外,它们的归宿就是被放生。然而有一半的鸟,会在捕获和转运的过程中因压力、疾病或处理不当死亡——这不是放生,而是变相杀戮!
野生动物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于是放生组织瞄准了便宜的罗非鱼、红耳龟、牛蛙等来源广、价格便宜的外来种,这也是造成今天热门放生对象主要是些外来入侵物种的重要原因。
今天的放生活动大有一种“好心办坏事”的感觉。这一方面源自人们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和生物安全意识欠缺,另一方面受利益诉求下的市场驱动,让今天的放生“变了味”。
放生提倡慈悲心肠、积德行善,固然是好事,但如果盲目放生,错误放生,将会给生态系统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放生要考虑生态平衡。
红耳龟放生(图片来自网络)
“好心”将这些外来入侵物种放生到水库,将带来怎样的后果?我们还能看到水库里绚丽多姿的本土鱼类自由畅游吗?不科学放生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每个人思索。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不科学放生现象引起了国家相关组织机构的重视,农业部办公厅、国家宗教事务局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农业部办公厅、国家宗教事务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宗教界水生生物放生(增殖放流)活动的通知》,就水生生物放生活动进行规范。
文件要求进一步增强法制意识,依法依规放生;进一步宣传科学生态理念,科学合理放生;进一步规范放流行为,慈悲文明放生。相信在国家政策和相关组织的共同努力下,放生活动会逐步走上文明科学的道路。